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10-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脉管异常的ISSVA新分类
    郑家伟, 张凌, 陈正岗
    2015 (5):  385-388. 
    摘要 ( 365 )  
    Mulliken和Glowacki于1982年提出的脉管异常的生物学分类已被广泛接受。2014年4月,在墨尔本举行的第20届ISSVA研讨会上,ISSVA全体委员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脉管异常新分类。依据近年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对原分类内容进行了充实和更新,增加了近年来新命名的疾病和发现的异常基因。本文对ISSVA新分类做一介绍,以供临床和科研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高浓度唑来膦酸对人成骨细胞成骨分化及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胡龙威, 韩婧, 潘红芽, 徐立群
    2015 (5):  389-394. 
    摘要 ( 363 )  
    目的研究高浓度唑来膦酸对体外分离的健康人下颌骨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来源于健康人下颌骨的成骨细胞,取P3代成骨细胞,用1 μmol/L、5 μmol/L唑来膦酸分别处理,不加药组为空白对照。以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ALP染色及定量分析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ALP、OPN和Runx2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OPN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唑来膦酸处理后的成骨细胞增殖减慢,5 μmol/L处理组较1 μmol/L组增殖更慢。药物处理后的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加,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百分比显著上升。1 μmol/L及5 μmol/L唑来膦酸处理后的成骨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药物处理后的成骨相关基因ALP、OPN和Runx2的表达显著降低。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药物处理组OP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高浓度唑来膦酸抑制来源于人下颌骨成骨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促进其凋亡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骨组织的电镜观察
    李松, 房殿吉, 王占义, 翟璐璐, 宁兆荣, 郭延伟
    2015 (5):  395-399. 
    摘要 ( 262 )  
    目的在建立小型猪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形成、发展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对6只小型猪右侧下颌骨进行25 Gy和28 Gy一次性照射,建立小型猪右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分别于照射结束后3、4、5个月切取右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部位死骨,制备标本,进行电镜检查分析。结果照射后的早期骨胶原纤维即受到破坏,骨细胞先出现细胞膜破坏,随后胞质出现空泡,细胞器裂解,最后出现核变化。大剂量照射后骨细胞的破坏出现早而重,并且加速了骨细胞的裂解、死亡。结论骨细胞细胞膜及细胞质较细胞核对放射线更为敏感,照射后骨细胞死亡过程首先发生在细胞膜及细胞质内,与以往认为细胞核损伤在先的观点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牵张力促进BMSCs与VECs共培养体系成骨分化的体外研究
    王宇, 唐国华
    2015 (5):  400-404. 
    摘要 ( 329 )  
    目的:研究牵张力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血管内皮细胞(VECs)共培养体系成骨分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BMSCs与VECs。应用Flexcell 5000加力系统,分别对BMSCs与VECs共培养组、BMSCs单独培养组和VECs单独培养组施加6%等轴循环牵张力。加力6、12、24和48 h后,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Runx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碱性磷酸酶(ALP)半定量检测ALP活性。通过加入VEGF受体抑制剂Tivozanib,观察VEGF的旁分泌作用。采用SAS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加力6 h时,共培养体系Runx2 mRNA的表达量上调4.3倍(P<0.05);加力48 h时,ALP活性升高1.5倍(P<0.05)。②加力12 h时,共培养体系VEGF mRNA的表达量上调2倍(P<0.05),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增加10倍(P<0.05),BMSCs分泌大量VEGF,而VECs分泌极少量VEGF。③加入Tivozanib后,共培养组Runx2的表达量下调90%(P<0.05),ALP活性下调48%(P<0.05);而 BMSCs单独培养组Runx2的表达量和ALP活性分别下降30%和18%。结论牵张力促进BMSCs与VECs共培养体系中BMSCs的成骨分化,这种作用可能通过牵张应力诱导BMSCs分泌的VEGF以旁分泌方式由VECs作用于BMSCs来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张珊珊, 杨宏宇, 王宇帆, 杨辉俊, 沈时岳, 王锋, 谢舒乐, 金龙
    2015 (5):  405-409. 
    摘要 ( 238 )  
    目的: 探讨MALAT1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应用GraphPad.Prism.v5.0软件包检测MALAT1在60例舌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及SCC9、SCC15、SCC25、CAL27 4株鳞状细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生物公司构建的慢病毒干扰载体GV248建立舌鳞状细胞癌稳转细胞株,通过生物基因芯片分析,应用GraphPad.Prism.v5.0软件包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NIP3L、NRG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ALAT1基因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株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经沉默MALAT1后,CAL27及SCC25中MALAT1基因的沉默效率较阴性组降低75%以上;凋亡相关基因BNIP3L、NRG1表达显著下调。结论MALAT1基因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下调MALAT1基因表达后,引起肿瘤凋亡相关基因BNIP3L、NRG1的表达下调,MALTA1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于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的山羊模型比较
    戴烨扬, 王德芳
    2015 (5):  410-414. 
    摘要 ( 301 )  
    目的比较波尔山羊和上海本地山羊作为上颌后牙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和种植治疗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0只波尔山羊和10只本地山羊,处死后6 h内取头颅进行观察。利用CBCT扫描观察上颌骨及上颌窦的解剖,记录上颌窦侧腔的宽度和可用骨高度。取上颌窦黏膜做组织学观察。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山羊的上颌窦底被1个前后向骨嵴分为侧腔和近中部。波尔山羊的上颌窦侧腔宽度和可用高度均大于本地山羊。结论波尔山羊更适合做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和牙种植的动物模型。上颌第一磨牙区中点是理想的提升与种植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TPF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俞聪, 刘莹, 乔金科, 谈亦然, 马捷, 殷秋明, 蔡以理, 孙坚, 张陈平, 张志愿, 钟来平
    2015 (5):  415-419. 
    摘要 ( 340 )  
    目的评估TPF(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可切除口腔鳞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临床Ⅲ期或ⅣA期原发口腔鳞癌患者25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28例;试验组为TPF诱导化疗加手术和术后放疗,对照组为手术加术后放疗。运用EORTC QLQ-C30和QLQ-HN35量表对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AS 9.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6例入组患者中,243例患者至少有1张有效问卷。QLQ-C30的总健康状况和QLQ-HN35的疼痛、吞咽、感觉、语言、进食、社交障碍、性功能减退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开口问题比对照组严重,但总体评价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F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伴牙槽骨缺损的成人错畸形远期疗效评价
    王博, 于洪波, 孙良龑, 沈国芳, 王旭东, 房兵, 刘加强, 欧阳宁鹃, 郭秋曼
    2015 (5):  420-424. 
    摘要 ( 398 )  
    目的:评价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伴牙槽骨缺损的成人错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伴牙槽骨缺损的成人错畸形3例,平均年龄29岁。经正颌-正畸联合会诊制订治疗计划,按照牙槽骨再生正畸及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模式,分别进行系统治疗并随访2~3 a。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面型及咬合关系获得良好改善;牙槽骨缺损区正畸牙移动到位且未见医源性牙周并发症,牙槽骨缺损区骨量增加明显且远期效果稳定。结论针对伴牙槽骨缺损的成人患者,牙槽骨再生正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咽腔气道的变化
    马嘉, 阎秀林
    2015 (5):  425-428. 
    摘要 ( 212 )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骨性下颌前突患者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咽腔气道的变化,为术后保持与防止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骨性下颌前突患者20例,均接受口内入路的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6个月拍摄标准颅颌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通过治疗前、后对照,比较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咽腔气道的改变。采用SPS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与术前1周相比,软腭长度显著增加,咽腔气道显著减小;术后6个月咽腔气道有所恢复,与术后1周相比软腭长度显著减小,咽腔气道显著增加;术后6个月与术前1周相比,软腭长度及咽腔气道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骨性下颌前突患者行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短期内咽腔气道较术前显著减小,可能加大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几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适应和改建后,咽腔气道有恢复至术前宽度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邻牙损伤风险及预防
    叶周熹, 杨驰, 樊林峰
    2015 (5):  429-434. 
    摘要 ( 313 )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影像学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邻牙损伤风险分级方法,以预测风险和指导手术。方法从接受全景片检查者中筛选出与邻牙接触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连续病例的1359颗牙作为样本,进行评分:埋伏深度评分,高、中、低位阻生牙分别计1、2、3分;与邻牙接触面积评分,将该面积占牙冠的比例≤1/3(少)、>1/3~≤2/3(中等)、>2/3(多)分别计1、2、3分。将得分之和=3设为I级(低度)风险,得分之和=4设为Ⅱ级(中度)风险,得分之和≥5设为Ⅲ级(高度)风险。对样本中有锥形束CT(CBCT)检查者以相同标准行风险等级评价,用Kappa值和youden指数比较2种影像评价结果。用K-W检验分析阻生牙埋伏深度、与邻牙接触面积及阻生方向与邻牙损伤风险的相关性。采用SAS 8.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邻牙接触的阻生牙占96.25%(1359/1412),其中Ⅰ、Ⅱ、Ⅲ级风险分别占17.88%、13.63%和4.86%。72颗阻生牙CBCT和全景片评价接触面积的Kappa值为0.7844;以CBCT为金标准,全景片评价与邻牙接触少、中等、多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8889、0.6781和0.5560。水平阻生者出现高风险的比例较高(P<0.01)。结论该分级从阻生牙埋伏深度及与邻牙接触面积两方面较全面地反映和预测了邻牙损伤风险。全景片可用于该风险分级, CBCT可作为补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方法修复口腔及口咽癌术后缺损1年后生存质量分析
    尤强, 杨朝晖, 张大明, 范松, 王友元, 徐乙娜, 陈伟良
    2015 (5):  435-440. 
    摘要 ( 517 )  
    目的:分析3种修复方式(拉拢缝合、颏下岛状皮瓣、前臂皮瓣)修复口腔及口咽癌患者术后缺损1年后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 2012年1月—2012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口腔及口咽癌术后1年的47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第4版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存质量问卷第3版、头颈问卷第1版。将伤口直接缝合、颏下岛状瓣、前臂皮瓣修复口腔及口咽癌术后缺损分为3组后,分析不同修复方式对患者术后1年生存质量的影响。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7例患者完成相关问卷。前臂皮瓣组在吞咽、咀嚼、语言和UW-QOL整体项中显著优于直接拉拢缝合组(P<0.05),在UW-QOL问卷中的总分也好于后者(P<0.05),与颏下瓣组相比,2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颏下瓣组在咀嚼、语言和食欲丧失项中显著好于直接拉拢缝合组(P<0.05)。结论口腔及口咽癌术后1年患者中,吞咽、语言和咀嚼成为近期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方面,术后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语言和吞咽等训练。术中同期对口腔及口咽癌进行皮瓣修复,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WilkesⅢ~Ⅴ期结构紊乱的疗效比较
    张楠, 张晓红, 焦国良, 李岩, 方圆, 吴仲寅
    2015 (5):  441-445. 
    摘要 ( 431 )  
    目的:评价并比较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术及颞下颌关节锚固术治疗WilkesⅢ~Ⅴ期结构紊乱的总体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接受颞下颌关节锚固术及关节灌洗术的患者28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 2组,A组164例接受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术,B组122例接受关节盘复位锚固术,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对患者的颞下颌关节MRI表现、关节杂音、开口度、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及头痛进行评价,通过手术前、后对比,评价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进行长期随访(6~42个月)。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及t检验。结果B组杂音和头痛的治愈率显著大于A组(χ12=14.33,χ22=57.24,P<0.05)。VAS及开口度的改善效果B组也显著优于A组(t1=30.30, t2=21.37, P<0.05)。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期内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A组患者无关节盘解剖复位病例,9例(5.5%)出现关节盘双板区类盘样改变,B组患者全部达到关节盘解剖复位。结论颞下颌关节灌洗术后伴随临床症状的消失,关节内可以出现双板区类盘样改变,但发生率仅为5.5%。综合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表现评价,对WilkesⅢ~Ⅴ期关节结构紊乱的治疗,关节盘锚固术优于关节灌洗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鳞癌癌周组织流式细胞术分析及eIF4E的表达
    徐波, 程进强, 冉红兵
    2015 (5):  446-451. 
    摘要 ( 259 )  
    目的:对口腔鳞癌癌周组织中细胞的DNA倍性、S期比率(SPF)、增殖指数(PI),以及eIF4E的表达进行分析,以探讨合理的口腔鳞癌手术安全切缘。方法将口腔鳞癌癌灶中心、癌周0~0.5 cm、0.5~1.0 cm、1.0~1.5 cm、1.5~2.0 cm组织标本分别设为T、P1、P2、P3、P4组。正常口腔黏膜标本设为N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标本中DNA倍性、S期比率、增殖指数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标本中eIF4E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P1、P2、P3、P4组中,异倍体率、SPF 、PI呈逐渐下降趋势。N组均为二倍体,其异倍体率、SPF和PI与T、P1、P2、P3、P4组均有显著差异。eIF4E在P1、P2、P3、P4组中呈递减趋势,而在P4组中阳性表达率仍达30%,与N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口腔鳞癌癌周组织的异倍体率、SPF 、PI各参数以及eIF4E的表达随着离癌灶距离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到癌周2.0 cm时,仍然与正常口腔黏膜有显著差异。有条件时,手术要尽量将口腔鳞癌的手术切缘扩大到癌周2.0 cm以外;如无法达到,则需通过术后综合治疗防止肿瘤复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重建后下颌下瘘口中的应用评价
    张大明, 王友元, 梁启祥, 林钊宇, 陈伟良, 张彬
    2015 (5):  452-455. 
    摘要 ( 235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重建后下颌下瘘口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12例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修复术后下颌下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VSD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联合金因肽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1周后拆除负压装置,瘘口收敛,其内充满良性肉芽组织,无渗出。随访4~14个月,瘘口区封闭,愈合良好。对照组经15 d~3个月换药后瘘口封闭。换药期间瘘口不良肉芽组织生长明显,需频繁局部清创。封闭后随访3~21个月,瘘口区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未与口内相通的下颌下瘘口可靠、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临床医师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利用改良巾钳进行解剖复位治疗高位髁突骨折
    黄伟城, 吴泽键, 陈伟生
    2015 (5):  456-459. 
    摘要 ( 329 )  
    目的:评价利用特制巾钳辅助复位,治疗高位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高位髁突骨折患者经耳前进路行髁突解剖复位,术中保留骨折端的翼外肌附着,用微型钛板及螺钉固定,6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影像学观察。结果2例患者出现轻度开口受限,1例出现开口偏斜,3例出现关节弹响。术后6个月临床评价治愈率达78.6%,影像学评价治愈率达92.8%。结论利用特制巾钳进行髁突高位骨折解剖复位,避免了术后髁突吸收及畸形改变,有利于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医学教育
    美国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陆川, 何冬梅, EdwardEllisⅢ
    2015 (5):  460-464. 
    摘要 ( 338 )  
    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圣安东尼奥分部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和住院医师培训项目主任Edward Ellis教授的采访,详细介绍了美国口腔颌面外科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舌瓣重建口腔软组织缺损研究进展
    卢俊钦, 孙坚
    2015 (5):  465-469. 
    摘要 ( 288 )  
    尽管目前口腔内软组织缺损越来越多地采用游离皮瓣修复,舌瓣如使用得当,仍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且并发症少的修复方法,尤其适用于腭、磨牙后区、后颊、下唇唇红及舌部分切除后中等大小的软组织缺损。本文就舌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口腔内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种与动静脉畸形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
    黄子贤, 黄志权
    2015 (5):  470-473. 
    摘要 ( 244 )  
    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s)为脉管畸形中最危险的一型,常为单发,也可作为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的表现之一,见于全身各个部位。本文对4种与动静脉畸形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毛细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综合征、Parkes-Weber综合征及Cobb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血管化腓骨瓣修复二膦酸盐颌骨骨坏死导致的下颌骨缺损: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郭玉兴,王佃灿,王洋,彭歆,郭传瑸,毛驰
    2015 (5):  474-477. 
    摘要 ( 317 )  
    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 BPs)作为一种强效骨吸收作用抑制剂已经用于临床30多年,广泛用于控制与骨更新改变相关的疾病。近年来发现,临床长期应用二膦酸盐类药物可导致颌骨骨坏死。对于二膦酸盐颌骨骨坏死的治疗,学术界观点不一,包括保守治疗、手术刮治、颌骨切除(重建或不重建)。本文介绍1例采用血管化腓骨瓣修复二膦酸盐颌骨骨坏死造成的下颌骨缺损,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下腺导管先天闭锁1例报告
    郭小科, 邹海啸, 赵怡芳, 李辰
    2015 (5):  478-480. 
    摘要 ( 241 )  
    下颌下腺导管先天闭锁,为唾液腺导管发育异常中较罕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受累下颌下腺导管浅面的口底肿胀,MRI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