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研究
    静电纺壳聚糖-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引导骨再生的体外研究
    何莹,刘昕,唐旭炎
    2015 (2):  129-134. 
    摘要 ( 247 )   HTML ( 2 )   PDF(2299KB) ( 444 )  
    目的 探讨静电纺壳聚糖(CHS)-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膜对骨缺损再生作用。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以纤维膜作为载体,根据碱性磷酸酶活性和Western 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探讨纤维膜对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静电纺壳聚糖-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对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含材料组)(P<0.05)。结论静电纺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在体外能够促进细胞的成骨分化,为骨缺损及再生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导hTERT基因致人牙髓干细胞永生化的研究
    高丽,王玉霞,江文欣,何智妍,朱彩莲,马瑞
    2015 (2):  135-140. 
    摘要 ( 297 )   HTML ( 2 )   PDF(1786KB) ( 372 )  
    目的建立永生化人牙髓干细胞系(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供口腔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使用。方法原代培养人牙髓细胞并筛选牙髓干细胞,以慢病毒为载体,导入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hTERT)全长cDNA,经筛选得到阳性克隆。体外连续传代,应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hTERT的整合和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将hTERT基因转入人牙髓干细胞,得到的转化细胞端粒酶表达阳性,增殖旺盛,至今已传至第35代。结论转导外源性hTERT基因可以导致人牙髓干细胞永生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对纯钛表面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黏附的影响
    王珏,乔广艳,沈庆平,顾凯凯
    2015 (2):  141-146. 
    摘要 ( 198 )   HTML ( 0 )   PDF(1887KB) ( 413 )  
    目的研究氟对纯钛表面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氟化钠人工唾液浸泡24 h后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在纯钛表面的黏附情况,并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黏附后纯钛表面的粗糙度及表面形貌。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不同浓度氟化钠人工唾液浸泡后,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在纯钛表面黏附的OD值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升高越来越大:0 g/L < 0.5 g/L < 1.0 g/L < 2.0g/L (P<0.05)。此外,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黏附后,纯钛表面的粗糙度Ra值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升高也越来越大:0 g/L < 0.5 g/L < 1.0 g/L < 2.0g/L (P<0.05);纯钛的表面形貌有明显差异,无论是经变形链球菌还是经血链球菌黏附后,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升高,纯钛表面均变得越来越粗糙、不平整。结论经不同浓度氟化钠人工唾液浸泡后,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在纯钛表面的黏附、黏附后粗糙度及表面形貌结果一致,提示氟化钠加剧了纯钛的腐蚀,使得纯钛表面的粗糙度增加,进而促进了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在纯钛表面的黏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缓释载体的制备及性能测定
    刘峰,孙健,李亚莉,陈立强,解京森,臧晓龙
    2015 (2):  147-150. 
    摘要 ( 234 )   HTML ( 2 )   PDF(983KB) ( 430 )  
    目的 制备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壳聚糖纳米球,测定纳米球粒径、zeta电位、形态、体外降解和体外释放性能,探讨负载BMP-2的壳聚糖纳米球作为缓释载体的可行性。方法以壳聚糖(chitosan)和三聚磷酸钠(tripolyphosphate )为原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球。应用纳米粒度分析仪及zeta电位测定仪检测微球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透视电镜下测定其表面形态。Elisa法测定包封率、载药率及体外释放率。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离子交联法制备的BMP-2壳聚糖纳米球成球形好,球形较规则,分散较均匀,无团聚,表面较光滑;平均粒径为150.85 nm,分散指数PI=0.37,Zeta电位为+35.42 mV,包封率为(68.24±3.83)%,载药率为(56.83±2.26)%。体外释药试验显示,BMP-2可从壳聚糖纳米微球中缓慢释放,释放行为符合双相动力学规律,释放过程可达30 d。结论以壳聚糖和三聚磷酸钠为原料,可成功制备具有良好缓释能力的BMP-2纳米球,为组织工程骨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L-1β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不同钛板表面表达炎性因子的影响
    孙志新,张云涛
    2015 (2):  151-156. 
    摘要 ( 265 )   HTML ( 2 )   PDF(1410KB) ( 252 )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β对不同钛板表面牙龈成纤维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牙龈成纤维细胞接种在3种不同表面结构组分的钛板上,在白介素 1β的刺激下,在3、6、24 h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炎性因子白介素6及白介素8的表达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白介素1β的诱导下,牙龈成纤维细胞对炎性因子(IL-6、IL-8)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纯钛与钛合金的钛板比表面氮化处理的钛板产生炎性因子(IL-6、IL-8)的表达量较少。结论白介素1β能刺激炎性因子的高表达;纯钛和钛合金IL-6、IL-8表达量较少。采用纯钛和钛合金种植体,可减少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提高种植成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前牙区种植方案中角度设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韩丽会,邱晓霞,邢旭娜,蔡留意
    2015 (2):  157-163. 
    摘要 ( 225 )   HTML ( 1 )   PDF(1969KB) ( 296 )  
    目的 采用有限元法观察分析不同种植体植入角度与不同角度基台联合运用时种植体周骨组织的应力分布及种植体的位移情况,为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建立包含部分上颌骨、种植体(4.3 mm×11.5 mm)、基台及上部修复体(氧化锆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种植体植入角度A,即种植体长轴与理想长轴之间的夹角 (0°、5°、10°、15°、20°、25°)和基台角度B,即基台长轴与种植体长轴之间的夹角(0°、5°、10°、15°、20°、25°)建立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与牙冠长轴呈130°、舌侧切端下2 mm,模拟大小为178 N的力加载,采用Ansys13.0软件观察种植体周围皮质骨、松质骨的最大主应力值、分布情况和种植体的位移。结果建立了16个符合实际情况的不同种植修复方案的上颌中切牙种植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各种修复方案的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特点相同,应力集中在种植体颈部及根部;在相同的植入角度下,基台角度越大,种植体周围皮质骨、松质骨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及种植体位移峰值均越大。在相同的基台角度下,种植体的植入角度越大,种植体周围皮质骨、松质骨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及种植体位移峰值均越大;植入角度或基台角度大于20°时,种植体周围皮质骨、松质骨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及种植体位移峰值增加幅度较大。结论种植体的植入角度和基台角度均与种植体周围皮质骨、松质骨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及种植体位移峰值呈正相关关系,应尽量减小种植体的植入角度和基台角度,尤其是需要严格掌握种植体的植入角度。从应力、位移考虑,前牙区种植体植入角度和基台角度在20°以内为佳。大于20°时,应力有明显升高趋势,增加种植成功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髁突矢状骨折坚固内固定后骨折愈合进程的生物力学分析
    景捷,曲爱丽,丁晓梅,黑玉娜
    2015 (2):  164-169. 
    摘要 ( 302 )   HTML ( 2 )   PDF(2275KB) ( 361 )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SFMC)坚固内固定术后的骨折愈合进程,为治疗SFMC提供依据。方法以三维有限元法(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3D-FEA)构建包含双侧髁突的下颌骨模型;设右侧髁突为骨折侧,模拟以4孔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法,设计术后0、4、8、12周为SFMC骨折愈合进程中的观测点,测算髁突应力分布变化,骨折断端位移、微接骨板受力、应力遮挡状况。结果正常髁突最大等效应力位于髁颈部,分布于髁颈中1/3的片状区域。术后0周,患侧髁突最大等效应力为正常值的23倍,位于近骨折线中下1/3的髁突残端和近骨折线的螺钉固定处的接骨板上,呈点状分布;髁突及接骨板的其余部分几乎不受应力作用。术后4~12周,患侧髁突的最大等效应力趋于平稳,但仍为正常值的6倍左右。位于近髁突残端的镙钉固位处与髁颈中外1/3 处的点状区域,其余部分几乎不受应力作用。髁突总位移及总转角在骨折愈合进程中增加0.57~0.75 mm及0.01~0.09°。髁突残端术后0周的最大等效应力是术后4~12周的5~6倍。髁突游离端在骨折愈合进程中的最大等效应力、总位移及总转角值均无显著变化。接骨板术后0周最大等效应力为术后4~12周的7~9倍。结论SFMC愈合进程中,髁突承载应力及应变改变、接骨板的应力遮挡可能与髁突吸收、改建有关。内固定4周内,接骨板、髁突残端承载的最大等效应力、髁突总位移与总转角明显增大,可弹性颌间牵引,以减少髁突总位移及总转角;流质饮食可减少髁突等效应力,利于骨折愈合。内固定4周后,下颌骨及髁突已能承载正常负荷,可行康复训练,以尽早恢复TMJ的正常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大小MO洞型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张珑,逯宜,杨柏松,郭妍,李芳萍
    2015 (2):  170-176. 
    摘要 ( 261 )   HTML ( 1 )   PDF(3379KB) ( 370 )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近中邻(meiso-occlusal,MO)洞型面深度及宽度变化对牙体抗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结合Mimics、Geomagic Studio逆向工程等软件,建立不同大小邻(II类)MO洞型树脂嵌体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ANSYS Workbench软件网格划分并求解分析各模型内部牙体及嵌体在垂直、舌向45°加载下主应力峰值及Von-mises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大小不同的MO洞型以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时,龈壁对应处是嵌体的主要应力所在,洞底部近髓腔处是牙体的主要应力集中区。随着面洞型深度、宽度增加,牙体、修复体的最大应力峰值及Von-mises应力集中区分布范围加大;牙体Von-mises应力受洞型宽度的影响更大,嵌体的Von-mises应力受洞型深度增加影响更大。侧向加载大大增加了牙体和修复体的应力峰值。结论MO洞型以树脂嵌体修复后,洞深、洞宽度加大及侧向加载增加了牙体与嵌体的应力峰值,改变了应力集中区分布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科硅藻土基底瓷与饰面瓷的结合机制分析
    陆小丽,高美琴,程玉叶,章非敏
    2015 (2):  177-181. 
    摘要 ( 250 )   HTML ( 1 )   PDF(1645KB) ( 274 )  
    目的 检测硅藻土基纳米复相基底瓷与不同饰面瓷的结合强度,观察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并分析元素分布,探讨结合界面的匹配性。方法采用热膨胀仪检测硅藻土纳米复相基底瓷的热膨胀系数,在基底瓷上分别烧结氧化铝饰面瓷(A组)、钛瓷饰面瓷(B组)及E-max饰面瓷(C组),检测基底瓷与饰面瓷的剪切强度,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观察结合界面的显微结构及元素分布。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硅藻土基纳米复相基底瓷在25~500℃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值为8.85×10-6 K-1。硅藻土基底瓷与C组剪切强度最佳,C组与A组间及C组与B组之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EM及EDS发现,C组结合界面紧密,界线不清晰,无明显间隙,界面两侧元素存在渗透。结论硅藻土基纳米复相基底瓷与E-max饰面瓷具有较好的剪切强度,两者间匹配性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钛表面微沟槽形貌对人牙龈纤维细胞黏着斑蛋白表达的影响
    赖颖真,陈江,林珊
    2015 (2):  182-187. 
    摘要 ( 214 )   HTML ( 0 )   PDF(2216KB) ( 353 )  
    目的 比较不同尺寸微沟槽表面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黏着斑蛋白vinculin表达的影响,作为选择种植体穿龈部分微沟槽尺寸的依据之一。方法针对HGF大小,设计不同沟槽尺寸,利用光刻技术制作微沟槽形貌,沟槽宽度和间隔分别为15 μm、30 μm和60 μm,沟槽深度为5 μm和10 μm,分组为T15/5、T15/10、T30/5、T30/10、T60/5和T60/10,光滑钛(T0)表面为对照组。通过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比较vinculin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荧光显示,随着沟槽宽度增加,vinculin 的绿色荧光点增多,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T60最高,T15最低。相同沟槽宽度下,深度改变对该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微沟槽形貌有利于vinculin蛋白的表达,表达量随着沟槽的宽度增加而增加。就vinculin蛋白的表达而言,T60组沟槽更适合作为穿龈部分的沟槽尺寸。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壳聚糖混合物对白念菌的抑菌效果及作为义齿稳固剂的可行性
    李律,孟贺,李金源,吴文慧,梁锐英
    2015 (2):  188-192. 
    摘要 ( 243 )   HTML ( 1 )   PDF(1099KB) ( 252 )  
    目的 观察加入不同中药后的水溶性壳聚糖对白念菌的抑菌效果及其作为义齿稳固剂的黏结抗张强度。方法采用水煎法将6种中药提纯并烘干,配制成不同浓度,分别与壳聚糖混合,筛选最有效抑制白念菌的混合物及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此种混合物的黏结抗张强度值,并与Protefix义齿稳固剂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种中药-壳聚糖混合物中,以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抗菌效果最佳,其MIC为1.563 mg/mL;七叶一枝花的黏结抗张强度值在0 h及浸入人工唾液后12 h大于protefix义齿稳固剂,其平均值及最大值大于Protefix义齿稳固剂(P<0.05)。结论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具有良好的抑制白念菌效果及黏结抗张强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CXCL16及其受体CXCR6在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的表达
    孙晓菊,侯俊池,谢洪,张辉,邓巍,王云
    2015 (2):  193-198. 
    摘要 ( 309 )   HTML ( 0 )   PDF(1597KB) ( 242 )  
    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CXCL16及其受体CXCR6在中重度牙周炎牙龈组织和健康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的牙龈组织79例,其中健康牙龈组40例,中、重度牙周炎组39例,年龄35~74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牙龈组织中CXCL16和CXCR6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和染色强度。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牙龈组相比, CXCL16在中重度牙周炎组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CXCR6在中重度牙周炎组中的表达较健康牙龈组显著升高(P<0.05)。经相关性分析,CXCLl6与CXCR6在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0,P<0.05);而在健康牙龈组织中,两者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趋化因子CXCLl6及其受体CXCR6可能与牙周炎的发病有关,两者在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7名正常 青年人上前牙区唇、腭侧骨厚度测量分析
    贾筱诗,张秋霞,许孟杰,王蒙,张朋
    2015 (2):  199-205. 
    摘要 ( 549 )   HTML ( 0 )   PDF(1147KB) ( 324 )  
    目的对汉族正常青年人上前牙区不同位点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进行测量,为术前评估、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锥形束CT(CBCT)对67名符合条件的汉族青年志愿者进行上颌骨扫描。三维重建后,对前牙区唇、腭侧骨厚度进行测量。利用SPSS17.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及χ2检验。结果①唇侧骨板除所有前牙L5处及上颌尖牙L1处厚度均数>1.00 mm外,其余测量位点唇侧骨板厚度均数均<1.00mm,而腭侧骨板厚度均数均>1.00 mm;② 唇侧骨板厚度均小于腭侧骨板厚度(P<0.001);③3种前牙唇侧骨板厚度在参考线L3与L4处厚度最小(P<0.001),腭侧骨板厚度自L1至L5逐渐增大(P<0.05);④ 仅在上颌尖牙L2处及所有前牙L5处唇侧骨板厚度<1.00 mm的频率<50%,男性上颌侧切牙L3、L4处及上颌尖牙L4处唇侧骨板缺如所占频率>50%;⑤男性切牙区唇侧骨板凹陷角度较尖牙小(P<0.05),唇侧骨板最凹点与根尖点之间的距离在男性上颌中切牙最大(P<0.05),女性牙位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正常青年人上前牙牙槽骨骨板菲薄甚至缺如,且唇、腭侧骨厚度和形态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显微根尖手术探查根管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分析
    钱文昊,洪瑾,徐培成
    2015 (2):  206-209. 
    摘要 ( 594 )   HTML ( 2 )   PDF(1009KB) ( 472 )  
    目的 通过显微根尖手术直接探查,分析以往根管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4年1月因根管治疗失败需行根尖手术的患牙289颗,其中238个牙根被纳入研究。所有根尖手术都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过程中将被切除的根尖或牙根断面进行亚甲蓝染色后,放大26倍,观察先前的根管治疗情况。采用SPSS19.0软件包,应用Fisher精确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238个牙根的根尖手术病例中,根管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包括根管渗漏(29.41%)、遗漏根管(15.55%)、根管欠充(15.55%)、根尖部解剖结构复杂(7.98%)、根管超充(4.20%)、根尖骨开窗(4.20%)、医源性因素(3.36%)、根尖结石(2.52%)、根尖裂纹(1.68%)和未知原因(15.55%),根管治疗失败的发生率在不同牙位差异显著(P<0.001)。结论显微根尖手术能更好地探查根管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为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中切牙唇倾度与牙槽骨厚度关系的锥形束CT分析
    田玉楼,赵震锦,韩坤,吕品,曹宇鸣,孙红静,于默,岳杨
    2015 (2):  210-214. 
    摘要 ( 723 )   HTML ( 2 )   PDF(1181KB) ( 540 )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下颌中切牙不同唇倾度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和CBCT影像资料,按照下颌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分为3组,即舌倾组L1-MP<85.6°;正常组L1-MP为85.6°~99.6°;唇倾组L1-MP>99.6°。三维重建CBCT,在矢状面图像上沿下颌中切牙长轴,选择牙槽骨截面最大的图像,将牙根从釉牙骨质界到根尖点平均分为4段,测量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并合计得到总厚度,观察计数骨开窗及骨开裂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舌侧及总牙槽骨厚度在各测量位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中1/2、根尖1/4及根尖处牙槽骨厚度唇侧均小于舌侧。舌侧牙槽骨厚度在各测量位点均为舌倾组小于唇倾组, 牙槽骨总厚度在根尖、根尖1/4、根中1/2处舌倾组比唇倾组薄。唇倾组和舌倾组的骨开裂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颌中切牙舌侧及总牙槽骨厚度从根尖区到根颈区逐渐变小,舌倾组舌侧及牙槽骨总厚度比唇倾组薄,下颌中切牙牙轴过度唇倾或舌倾易发生骨开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纤维增强化学固化树脂关闭后牙邻间隙的疗效评价
    郭凤芹,丁晓红,柳七零,耿琪
    2015 (2):  215-218. 
    摘要 ( 267 )   HTML ( 3 )   PDF(1116KB) ( 315 )  
    目的 探讨纤维增强化学固化树脂关闭后牙邻间隙、阻断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后牙食物嵌塞患者162例,嵌塞部位170处,按照邻间隙破坏程度分为窄隙组和宽隙组,2组均采用聚乙烯纤维带增强化学固化树脂关闭邻间隙,6个月、12个月复查,最终完成二次随访154例患者、161颗修复体,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2组数据进行χ2检验,评价修复效果。结果2组修复体存留率在6个月时比较,窄隙组修复体存留率显著低于宽隙组(P<0.05),但12个月时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2组修复体的完整性在6个月、12个月时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纤维增强化学固化树脂关闭后牙邻间隙更适合临床牙冠伸长、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邻间隙组织量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食物嵌塞病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手术联合放疗3种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
    彭晖,叶茂昌,王来平,李容新,周瑜,王祎,朱伟政
    2015 (2):  219-223. 
    摘要 ( 640 )   HTML ( 0 )   PDF(942KB) ( 298 )  
    目的 回顾分析采用以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3种综合治疗方案[化疗+手术+放疗(CSR)、放疗+手术(RS)和手术前、后各半程放射治疗(RSR)]治疗中晚期上颌窦鳞癌的中远期疗效。方法1985—2008年间446例资料完整的上颌窦鳞癌初治病例,非计划性分别应用上述3种治疗方案,其中231例CSR的照射剂量为60~70Gy/30~35次/5~7周; 128例RS为40~50Gy/20~25次/4~5周;87例RSR为CSR全量的1/2。手术范围:上颌骨全切除299例,次全切除111例,扩大切除36例(包括眶内容清除13例);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49例(56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73例(77侧),肩胛舌骨肌上淋巴颈清扫术56例。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46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5.96%(205/446),因肿瘤死亡220例,84.09%(185/220)为局部复发。CSR 5年生存率为45.88%(106/231),因肿瘤死亡114例,83.33%(95/114)为局部复发;RS 5年生存率为46.09%(59/128),局部复发率为85.71%;RSR 5年生存率为45.97%(40/87),局部复发率为83.72%。其中CSR、RS和RSR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组上颌窦鳞癌的非计划性综合治疗(手术加放射治疗)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3种治疗方案的效果无显著差异。对中、晚期上颌窦鳞癌病例进行预防性放疗或颈淋巴清扫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切开翻瓣法拔除下颌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
    何锦泉,欧阳可雄,张清彬,周苗,杨子楠,朴正国
    2015 (2):  224-227. 
    摘要 ( 496 )   HTML ( 3 )   PDF(990KB) ( 854 )  
    目的 比较2种不同切开翻瓣法拔除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400 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200 例,采用远中切口翻瓣法;B组200 例,采用常规角形切口翻瓣法,观察2组病例拔牙时间、干槽症发生率、术后疼痛、面部肿胀、开口受限等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手术时间比B组长。术后第3天,A组面部肿胀及开口受限均较B组轻,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术后第7天,2组术后疼痛、面部肿胀及开口受限无显著差异。结论远中切口法翻瓣较角形切口法明显减少患者术后肿胀及开口受限的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鳞癌组织中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
    何伟,肖严,陈卫民
    2015 (2):  228-231. 
    摘要 ( 397 )   HTML ( 0 )   PDF(1060KB) ( 320 )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6例口腔白斑(OLK)组织、48例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Ki-67和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使用SPSS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Ki-67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56.3%和79.2%;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3.8%和70.8%,Ki-67和p53在正常黏膜组与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Ki67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Ki-67和p53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Ki-67和p53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前导矫形与单纯拔牙矫治骨性Ⅱ类错 中软组织线距测量与分析
    宫耀,李佩伦,汪虹虹,于泉,魏斌,沈刚
    2015 (2):  232-235. 
    摘要 ( 296 )   HTML ( 0 )   PDF(820KB) ( 380 )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侧貌线距,评价并比较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器与单纯拔牙对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骨性错的疗效。方法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伴下颌后缩的病例。其中18例采用Ⅰ期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Ⅱ期固定矫治;13例采用传统单纯拔牙后直丝弓矫治进行治疗。在治疗前、Twin-block矫治完成后以及全部固定矫治结束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组织侧貌线距测量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包分别比较前导矫形组、单纯拔牙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差异以及2组的组间差异。结果前导矫形组下颌凸距、下唇厚度、颏唇沟厚度、上唇凸距在治疗前后差值改变均有显著性,单纯拔牙组在下唇厚度、下唇凸距、上唇凸距的治疗前后差值改变均有显著性。2组进行比较,下唇凸距治疗前、后差值的改变有显著性,而下颌凸距、上颌凸距、下唇厚度、上唇凸距、颏唇沟厚度在治疗前后差值的改变无显著性。结论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与单纯拔牙固定矫治相比,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中的疗效相近,而前导矫形组对下唇凸度的改变大于拔牙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口腔肿瘤患者术后谵妄的疗效分析
    郭勇,孙璐璐,陈志峰,李启芳,姜虹
    2015 (2):  236-239. 
    摘要 ( 315 )   HTML ( 1 )   PDF(823KB) ( 368 )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口腔肿瘤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6例在全麻下行根治术的老年口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后经过2 h的麻醉复苏室过渡后转入SICU。随后,观察组给予静脉泵注生理盐水稀释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2μg/(kg·h)维持12 h,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静脉泵注。所有患者术后都给予同样剂量的曲马多+托烷司琼镇痛。在术后3 d内,每天8:00和20:00按照CAM-ICU(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方法评估谵妄发生情况,并进行VAS疼痛评分和Richmond镇静躁动评分(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RASS)。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观察组术后第1天及第2天的镇静躁动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谵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术后0.2 μg/kg.h 维持12 h,可改善老年口腔肿瘤患者的术后镇静状况,减少术后谵妄发生,且不会引起心动过缓及低血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患者正畸前心理症状与其配合度的相关研究
    郑德华,王旭霞,曾婧,孙新国,徐超,张君
    2015 (2):  240-244. 
    摘要 ( 214 )   HTML ( 0 )   PDF(849KB) ( 272 )  
    目的 探讨成人心理症状与其正畸治疗中配合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91例欲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错 畸形患者,年龄20~45岁,矫治前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在安装矫治器后的前6个月对其不合作行为发生的情况进行记录。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等统计学分析。结果正畸患者中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强迫因子记分高于常模;成人正畸患者的不合作行为平均7.2±1.4分,成人正畸患者心理症状与其治疗中发生的不合作行为呈正相关(r=0.35)。结论成人错畸形患者的心理状况可对其治疗过程的配合度产生影响,正畸医师可基于对患者心理状况和人格倾向的了解,对患者进行宣教和引导,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牙唇面根充法联合烤瓷牙修复效果评价
    刘远桥,黄志华,胡焕宇
    2015 (2):  245-248. 
    摘要 ( 208 )   HTML ( 0 )   PDF(1025KB) ( 196 )  
    目的评价牙唇面根充法进行根管治疗联合烤瓷牙修复改善上前牙前突和增进美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门诊就诊的上前牙前突患者100例,通过牙唇面根充法完成根管治疗后进行烤瓷牙修复。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数据和牙龈炎发生率,评价治疗后烤瓷牙外观及功能。应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U1-SN、U1-X、U1-Y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U1-L1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牙龈炎发生率显著下降(χ2=16.2749,P<0.01)。治疗后烤瓷牙整体轮廓、上前牙前突纠正、与邻牙匹配度和减轻深覆及深覆盖优良率分别为96.00%、95.00%、98.00%和91.00%。结论牙唇面根充法进行根管治疗联合烤瓷牙修复可以有效改善上前牙前突,增加美观,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支抗辅助拔除毗邻神经管近中阻生智牙14例报道
    马晓晴,范建芬,徐培成,项飞,秦飞
    2015 (2):  249-252. 
    摘要 ( 237 )   HTML ( 0 )   PDF(1224KB) ( 326 )  
    目的 探讨应用微种植支抗牵引毗邻下牙槽神经管的近中阻生智牙,减小拔牙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14例锥形束CT确诊毗邻下牙槽神经管且近中阻生的智牙,微种植支抗牵引下颌智牙2~5个月,待其离开下牙槽神经管后拔除。结果所有患牙均顺利拔除,拔牙后均无明显的术后反应。结论应用微种植支抗牵引后拔除毗邻下牙槽神经管的近中阻生智牙,是一种可靠的微创拔牙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医学教育
    北京地区口腔类别境外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分析与思考
    张董,沈曙铭
    2015 (2):  253-256. 
    摘要 ( 223 )   HTML ( 0 )   PDF(814KB) ( 263 )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口腔类别境外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考试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3年参加北京地区口腔类别境外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资料,对考生以及考试通过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2名考生来自全球21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口腔全科考生3个专业通过率为48.2%,口腔专科考生通过率为66.7%;母语为汉语或英语的考生,考试通过率高于其他国家考生。结论参加北京地区口腔类别境外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医师,除自身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注重考前准备和提高汉语或英语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