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研究
    不同去势时间大鼠牙槽骨微结构变化的Micro-CT研究
    代庆刚, 房兵, 张鹏, 杨筱, 王洁, 欧阳宁鹃, 吴玉琼, 江凌勇
    2014 (6):  641-645. 
    摘要 ( 313 )   HTML ( 3 )   PDF(780KB) ( 268 )  
    目的: 观察不同去势时间大鼠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去势时间对牙槽骨骨质疏松程度的影响。方法: 健康未孕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去势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每组各12只,分别在全麻下行双侧卵巢去势术与假手术。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2个不同时间点分别处死每组大鼠各6只,取右侧上颌骨标本行Micro-CT扫描;观察去势3个月及6个月后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区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cro-CT水平面、矢状面二维图像及三维重建均显示,去势3个月及6个月大鼠牙槽骨骨髓腔面积增加、骨小梁变细、部分发生断裂。骨结构参数分析显示,去势3个月及6个月后,大鼠牙槽骨骨密度(BMD)及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宽度(Tb.Th)均显著低于相应时间假手术大鼠(P<0.05);去势6个月组较3个月组大鼠牙槽骨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宽度(Tb.Th)显著降低(P<0.05)。去势3个月及6个月大鼠骨小梁数目(Tb.N)及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高于相应假手术组(P<0.05),且去势6个月组骨小梁数目(Tb.N)显著高于去势3个月组(P<0.05)。结论: 随着去势时间延长,大鼠牙槽骨骨量降低、骨小梁微结构破坏加剧,骨质疏松程度加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糖环境通过抑制CXCR-4影响大鼠下颌骨骨髓基质细胞迁移
    张博, 刘娜, 顾斌, 吴昊, 高羽萱, 王东胜, 刘洪臣
    2014 (6):  646-650. 
    摘要 ( 195 )   HTML ( 2 )   PDF(717KB) ( 206 )  
    目的: 探讨高糖环境通过抑制CXCR-4对大鼠下颌骨骨髓基质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从Wistar大鼠下颌骨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利用Transwell实验筛选在生理糖浓度(5.5 mmol/L)下的SDF-1最适迁移浓度,检测不同糖浓度(5.5、16.5 mmol/L )条件下SDF-1、AMD3100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免疫印迹检测不同糖浓度(5.5、16.5 mmol/L )条件下CXCR-4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CXCR-4、MMP-2的mRNA表达。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ranswell检测显示,生理糖浓度下,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能力对趋化因子SDF-1呈浓度依赖性;在生理糖浓度下,趋化因子SDF-1的最适浓度为100 ng/mL。高糖环境可抑制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能力。在不同糖浓度下,SDF-1均可明显增强细胞的迁移能力。加入AMD3100后,这种增强趋势受到明显抑制。高糖环境抑制CXCR-4蛋白以及CXCR-4和MMP-2 mRNA表达。结论: 高糖环境可以通过抑制CXCR-4的表达来影响大鼠下颌骨骨髓基质细胞在 SDF-1/CXCR-4生物轴调控下的定向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复熔铸对纯钛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杨松, 程辉, 李秀容, 吴维青, 郑明, 王颖卉
    2014 (6):  651-653. 
    摘要 ( 190 )   HTML ( 0 )   PDF(374KB) ( 232 )  
    目的: 探讨反复熔铸对纯钛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纯钛经过1~3次单纯反复熔铸后,采用拉伸实验、弯曲实验、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不同次数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试件,其弯曲强度无显著差异。经过2次、3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试件,其弯曲模量较1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显著升高(P<0.05)。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随着熔铸次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经过3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试件,其延伸率较经过1次、2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显著降低(P<0.05)。经过3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试件,其显微硬度较经过1次、2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显著升高(P<0.05)。结论:纯钛烤瓷合金经1~3次单纯反复熔铸后,弯曲性能、显微硬度未下降,但拉伸性能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雌激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王洁, 张鹏, 代庆刚, 欧阳宁鹃, 江凌勇, 房兵
    2014 (6):  654-660. 
    摘要 ( 273 )   HTML ( 0 )   PDF(1487KB) ( 300 )  
    目的: 应用17 β-雌二醇(E2)作用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不同浓度雌激素对细胞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加入0、10-9和10-7 mol/L不同浓度E2,CCK-8及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E2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分别于成骨诱导后第1、3、5、7、11、14和21天,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测定、ALP和钙结节染色,以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E2对细胞成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凋亡未见明显影响,并能显著提高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浓度为10-9 mol/L时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细胞ALP活性升高,钙结节形成增多,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COL I、OCN)表达显著升高。结论:17 β-雌二醇能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体外浓度为10-9 mol/L时,作用最为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因子对大鼠牙源性间充质细胞成牙本质分化的影响
    赵征, 刘洪臣, 黄征难, 鄂玲玲, 杨海青
    2014 (6):  661-668. 
    摘要 ( 214 )   HTML ( 0 )   PDF(1927KB) ( 262 )  
    目的: 探讨bFGF、IGF1、BMP4、TGF-β1联合应用对大鼠牙源性间充质细胞(rat dental mesenchymal cells, rDMCs)成牙本质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酶消化法和差速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牙源性上皮细胞(rDECs)和rDMCs,经cytokeratin、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来源。应用茜素红染色、Gomori钙-钴法检测矿化液诱导下rDMCs的矿化能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印迹法检测在bFGF+IGF1(组1)、TGF-β1+BMP4(组2)、bFGF+IGF1+TGF-β1+BMP4(组3)分别诱导下 rDMCs中DSPP、CAP、OPN、OCN的表达差异。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培养、鉴定rDECs和rDMCs,经矿化液诱导后的rDMCs钙结节和ALP染色阳性。组1、2中,DSPP、CAP、OPN、OC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4,差异显著(P<0.01),其中组1 CAP、OCN和组2 DSPP、OPN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rDMCs经矿化诱导后具有成骨特性。bFGF+IGF1显著促进CAP、OCN的表达,加速rDMCs向成牙骨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与牙骨质基质、骨基质的矿化;TGF-β1+BMP4显著促进DSPP、OPN的表达,加速rDMCs向成牙本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与牙本质基质、骨基质的矿化,显示其成骨趋向。4种因子联合应用,并不具备显著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龄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免疫特点
    靳赢, 王琳源, 刘迪昕, 林晓萍
    2014 (6):  669-674. 
    摘要 ( 278 )   HTML ( 3 )   PDF(1096KB) ( 276 )  
    目的: 通过口腔涂抹牙周致病菌的方法建立小鼠牙周炎模型,比较低龄小鼠与老龄小鼠牙周炎发病免疫状态差异,分析Th17/Treg细胞相关因子在不同年龄牙周炎小鼠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体显微镜评价牙周骨吸收的程度,H-E染色法观察牙周组织病变的炎细胞浸润情况,TRAP染色法观察牙周骨组织表面破骨细胞浸润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牙龈组织中Th17/Treg细胞相关因子TGF-β1、IL-10、IL-17A、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4周后,牙周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显著增加(P<0.01),老龄组小鼠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比低龄组小鼠显著增加(P<0.01);牙周组织中大量炎细胞浸润,牙周袋加深;牙周组织中 TGF-β1、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7A、RANKL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老龄小鼠牙周炎中炎症介质的表达存在异常状态,比低龄小鼠牙周组织病损状态加剧,提示牙周炎的炎症状态可能不仅与其分泌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表达降低有关,更与其增龄性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外张应力对人牙周膜细胞串珠素表达的影响
    王奕, 孙超凡, 陈利娇, 王彦亮, 胡荣党
    2014 (6):  675-680. 
    摘要 ( 138 )   HTML ( 0 )   PDF(1227KB) ( 176 )  
    目的: 观察体外周期性张应力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hPDLCs)串珠素的表达影响,探讨应力作用下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酶消法分离培养hPDLC,通过应力加载仪对细胞施以12% elongation、1 Hz的单轴张应力。加力时长分别为0、12、24、48 h。然后通过实时定量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张应力下不同时间点串珠素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张应力加载后,串珠素mRNA在加力的前12 h内表达水平出现短暂升高,但无显著差异。随着加力时间延长,mRNA表达持续下降,48 h后达到最低水平,至对照组的0.28±0.05 (P<0.05);而细胞基质内的串珠素蛋白表达则随着加力时间一直下降,48 h后从(14.03±0.71) pg/mL(对照组)降低到最低水平(11.06±0.15) pg/mL,差异显著(P<0.05)。结论:张应力刺激可下调人牙周膜细胞串珠素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趋势与时间具有相关性,提示串珠素可能在牙周膜对机械力刺激的反应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牙髓治疗材料iRoot BP Plus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
    史爽, 包志凡, 陈旭, 张丹丹
    2014 (6):  681-684. 
    摘要 ( 487 )   HTML ( 4 )   PDF(490KB) ( 1013 )  
    目的: 比较新型牙髓治疗材料iRoot BP Plus与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azol-tetrazolium, MTT)法测定上述2种材料不同浸提时间(1、3、7 d)的浸提液原液及不同浓度稀(1:2、1:5)释液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增殖率以表示,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iRoot BP Plus和MTA的浸提液原液及不同浓度稀释液作用后的细胞增殖率界于77.31%~113.82%,细胞毒性分级为0或1级,评价结果为无细胞毒性。不同时间点、不同稀释度下,2种材料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F浓度*时间*材料=1.393,P=0.256)。结论:iRoot BP Plus与MTA均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无细胞毒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管弯曲度对电子根尖定位仪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田啊林, 黎小川, 陆雨桐, 叶晶晶, 刘燕, 何俐
    2014 (6):  685-688. 
    摘要 ( 250 )   HTML ( 1 )   PDF(578KB) ( 251 )  
    目的: 研究不同弯曲度的根管对Raypex?5、PropexⅡ?和Rider?3种电子根尖定位仪(electronic apex locator,EAL)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藻酸盐和离体牙构建EAL体外模型,使用Raypex?5、PropexⅡ?和Rider?3种EAL,对123个根管进行根管长度测量,记录测量工作长度值(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EM)及与理论工作长度值(ideal measurements, IAM)之间的差值(IF值)。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IAM值±0.5 mm为衡量标准,计算EAL测量直根管、中度和重度弯曲根管的准确率, Raypex?5分别为84.6%、81.6%、87.5%,PropexⅡ?分别为76.9%、89.8%、91.7%,Rider?分别为92.3%、89.8%、87.5%。经检验,各组间IF值无差异显著。结论:根管的弯曲度对根尖定位仪的测量准确性无显著影响,但根管弯曲度不同,不同EAL测量的准确率略有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纤维桩与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
    郑虎, 郭建青, 张献芳
    2014 (6):  689-694. 
    摘要 ( 172 )   HTML ( 0 )   PDF(999KB) ( 265 )  
    目的: 比较5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纤维桩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50根纤维桩按照表面处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A组为硅烷偶联剂组(Clearfil Porcelain Bond Activator,Kuraray),B组为硅烷偶联剂+黏结剂组(A+ Clearfil SE Bond,Kuraray),C组为过氧化氢组(30%H2O2溶液),D组为过氧化氢+硅烷偶联剂组(C+A),E组为对照组。分别与树脂黏结剂黏结后,每组再平均分成2个小组,1组37℃生理盐水保存24 h后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1组37℃生理盐水保存24 h后进行10000次冷热循环再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冷热循环前A组~E组的微拉伸黏结强度分别为(6.7±0.7)、(14.4±1.1)、(10.7±0.9)、(16.0±1.0)和(6.7±1.0) MPa,冷热循环后,A组~E组的微拉伸黏结强度分别为(6.0±0.7 )、(13.1±0.7)、(9.0±0.7)、(15.0±0.9 ) 和(5.6±0.7) MPa。除硅烷偶联剂组与对照组之间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过氧化氢+硅烷偶联剂组黏结强度最大。各组之间在冷热循环前、后的微拉伸黏结强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度疲劳循环可以降低5种表面处理的纤维桩与树脂间的黏结强度,30%H2O2溶液处理纤维桩后再使用硅烷偶联剂,可显著增加纤维桩与树脂之间的黏结强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冲洗液对根尖溢出碎屑的影响
    张凌, 朱琳琳, 张梦龙
    2014 (6):  695-698. 
    摘要 ( 150 )   HTML ( 1 )   PDF(562KB) ( 226 )  
    目的: 比较根管预备后不同冲洗液对根尖溢出碎屑的影响。方法:58颗正畸拔除的单根牙随机分为4组,常规根管预备后,采用不同冲洗液冲洗,对照组(A组):7颗、蒸馏水冲洗;实验组每组17颗,B组:1% NaOCl冲洗;C组:2.5% NaOCl冲洗;D组:17% EDTA冲洗。收集冲洗后的冲洗液,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OD)值,比较其根尖溢出碎屑的含量。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冲洗前、后的OD差值分别为对照组A组0.012、B组0.122、C组0.393、D组0.021,B、C、D 3组冲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C组最高,与B、D 2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冲洗液能增加根尖溢出碎屑的含量,2.5%NaClO冲洗液产生较多的根尖溢出碎屑,1% NaOCl、17%EDTA溶液是临床上较理想的冲洗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骨性Ⅲ类畸形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三维测量分析
    秦燕军, 沈云娟, 谷妍, 王珊, 刘可, 赵春洋
    2014 (6):  699-703. 
    摘要 ( 382 )   HTML ( 1 )   PDF(960KB) ( 265 )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研究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前后的变化,从三维方向上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机制。方法:选取14例恒牙列早期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0~12岁,平均10.9岁,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前、后,进行CBCT三维扫描,采用Dolphin 11.0对骨组织及牙进行三维重建、建立三维坐标体系,选择23个标志点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前方牵引后,A-冠状面的距离、SNA、ANB均显著增大 (P<0.01);A-水平面的距离显著增大 (P<0.05),ANS-PNS增大,有显著差异 (P<0.05),上颌骨向前、向下生长。Po-S-N显著增大(P<0.01),SNB显著减小 (P<0.05),提示颏部向下、向后旋转,下颌生长得到抑制。U1j-冠状面的距离显著增大(P<0.01),提示上切牙前移;U1牙长轴-SN交角显著增大 (P<0.05),提示上切牙唇倾。U6j-水平面的距离、U6j-冠状面的距离均显著增大(P<0.05),提示上颌磨牙近中移动、伸长。额颌缝等4条骨缝三维方向上均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后,经CBCT三维测量,证实翼腭缝等骨缝的生长改建在上颌骨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颌骨及上颌牙明显向前、向下生长;下颌骨生长得到抑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与上颌骨上抬量的相关性研究
    娄新田, 沈国芳, 冯贻苗, 房兵, 吴勇, 朱敏
    2014 (6):  704-707. 
    摘要 ( 408 )   HTML ( 0 )   PDF(573KB) ( 205 )  
    目的: 探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时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的位置,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与上颌骨上抬量、下颌骨长度和下颌平面角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单纯采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治垂直向发育过度的患者,测量其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Reuleaux法测量实际下颌骨旋转中心。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ANS、PNS上抬量、下颌骨长度、MP-SN角度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进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平均位于髁突中点下方15.64 mm,后方0.82 mm处。ANS点和PNS点上抬量、下颌骨长度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位置相关,MP-SN角度与下颌骨旋转中心垂直向位置相关。结论: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位于髁突外,其与上颌骨上抬量、下颌骨长度和下颌平面角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锥形束CT和根尖片评估工作长度对根管治疗疗效的影响
    赵丽琴, 许辛夷
    2014 (6):  708-712. 
    摘要 ( 310 )   HTML ( 1 )   PDF(658KB) ( 219 )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和根尖片研究工作长度对根管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利用CBCT和根尖片评估503个做过根管充填的牙根管。依据影像学上的根尖孔点和充填材料末端的距离将其分为4组,分别是:①大于1 mm、小于2 mm;②小于1 mm;③超出根尖孔;④恰到根尖孔。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在前牙、前磨牙和磨牙的根管治疗中,根管充填距离根尖孔1~2 mm,根尖片显示分别占88%、89.3%和95%;CBCT显示的结果则分别是70%、73.7%和79%。无论哪一种诊断方法,磨牙出现根尖周炎的概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牙。结论:各种工作长度的根管充填都能检测到根尖周炎,应用CBCT进行检查,能更好地评估根管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下颌前移器治疗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评价
    王岚, 刘业海
    2014 (6):  713-717. 
    摘要 ( 467 )   HTML ( 0 )   PDF(769KB) ( 258 )  
    目的: 探讨拒绝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或不耐受CPAP治疗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采用2种下颌前移器分别干预治疗6周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22例男性重度OSAHS患者,分别辅以2种下颌前移器(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s, MADs)干预治疗(拉杆式和可控式),试验周期为14周,每种戴用6周,间隔停用2周,分析2种下颌前移器干预前与戴用6周的多导睡眠图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指标间差异,同时进行问卷调查(Epworth嗜睡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并评估下颌前移器的固位性、不良反应及主观症状等参数。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干预治疗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48.16±13.99次/h)相比,拉杆式前移器组AHI(19.16±2.74次/h)、可控式前移器组AHI(18.93±2.57次/h)均较干预前下降>50%。其余指标表明,2种前移器均具有显著疗效(P<0.01),SCL-90各项因子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依从性的固位情况和咬合舒适性指标,2组之间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2种下颌前移器不仅客观疗效明显,同时有助患者身心健康。在依从性方面,可控式前移器具有明显优势,但长期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后腭长度的变化
    肖文林, 袁聪, 石冰
    2014 (6):  718-721. 
    摘要 ( 306 )   HTML ( 0 )   PDF(569KB) ( 296 )  
    目的: 研究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是否能有效延长腭部长度。方法:随机选择65例年龄在10~13个月的不完全性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由同一名外科医师施行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在手术放大镜下进行腭裂整复,术前及术后即刻采用手术测量纸尺测量中切牙交汇处腭侧牙龈到腭垂尖端的直线距离和曲线距离。应用SPSS 19.0软件包对手术前、后数据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前,腭部的直线长度为(44.24±0.76) mm,曲线长度为(53.11±0.74) mm;术后腭部的直线长度为(48.81±0.72) mm,曲线长度为(59.41±0.88) mm。腭部直线长度延长约(4.56±0.27) mm,平均增加约10.31%,手术前、后直线长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腭部曲线长度延长(6.30±0.43)mm,平均增加约11.86%,手术前、后曲线长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能有效延长腭部长度,有利于患者正常的语音恢复及腭咽闭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昌吉地区275名哈萨克族体检人员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高瑞, 王雪晶, 游清玲
    2014 (6):  722-726. 
    摘要 ( 203 )   HTML ( 0 )   PDF(623KB) ( 163 )  
    目的: 了解新疆昌吉地区哈萨克族体检人员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KAP)的现况,为针对性开展口腔保健知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到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口腔科体检的哈萨克族人员 300名,进行口腔KAP的调查与分析研究。获得有效问卷275 份,采用Excel 2003将调查数据双份独立录入计算机,应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本组哈萨克族体检者获得口腔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媒体(69.4%),只有8.7%的人选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仅有44%的体检人员主动获取口腔卫生保健知识,64.4%的人相信健康教育。56%的人每天刷牙2次及2次以上,仅有4%的人选择牙线。对口腔疾病的治疗,69.5%的体检者会选择大型医院的口腔科,仅有6.9%的人在选择医师上无所谓。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发展不平衡,不同文化程度,经济收入高低之间的差异在口腔健康行为方面如刷牙次数及口腔疾病治疗时对医师、医院的选择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昌吉地区哈萨克族体检者的口腔健康知识较薄弱,口腔保健态度非常积极但其口腔健康行为却不尽如人意,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及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净界漱口水”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观察
    徐璇丽, 叶晨, 张霖, 李烿烿, 邵滋旸, 涂文勇
    2014 (6):  727-730. 
    摘要 ( 650 )   HTML ( 0 )   PDF(572KB) ( 385 )  
    目的: 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新净界漱口水”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方法:60例拟行放疗的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自放疗第1天起,每天使用“新净界漱口水”含漱4次,每次5 mL,含漱 5 min,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30例使用生理盐水含漱,方法同试验组。按RTOG口腔黏膜炎分级标准评价2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记录疼痛程度,并照相存档。3级口腔黏膜炎视为终止指标,发生者给予其他药物治疗。应用Stata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放疗技术和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首次观察到黏膜炎的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晚(照射11.0次∶9.1次,P<0.05),且试验组在早期出现疼痛的比例较对照组低(36.7%∶70.0%,P<0.05)。另外,试验组3级口腔黏膜炎的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晚(照射18.9次∶15.9次,P<0.05),发生率较对照组低(63.3%∶90.0%,P<0.05)。结论:“新净界漱口水”能延缓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减少3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皮生长因子与干燥综合征伴发萎缩性舌炎的相关性研究
    袁昌青, 曹颖秀, 刘斌, 董静, 邓婧, 耿国梁
    2014 (6):  731-735. 
    摘要 ( 313 )   HTML ( 0 )   PDF(679KB) ( 185 )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GF receptor,EGFR)与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S)伴发萎缩性舌炎(atrophic glossitis,AG)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干燥综合征患者按未伴发与伴发轻、中、重度萎缩性舌炎分为4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唾液中的EGF含量,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舌上皮细胞中EGFR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燥综合征未伴发及伴发萎缩性舌炎组唾液EGF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24),干燥综合征伴发轻、中、重萎缩性舌炎组唾液EGF水平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燥综合征伴发中、重度萎缩性舌炎组舌上皮细胞EGFR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9,P=0.037),其余2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舌背黏膜萎缩程度与唾液EGF水平显著相关(r=-0.673,P<0.01)。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中表皮生长因子浓度明显降低,且与其伴发萎缩性舌炎有密切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不同方法预防儿童恒牙龋的临床效果评价
    唐莉红, 施乐, 袁爽, 吕进, 陆海霞
    2014 (6):  736-739. 
    摘要 ( 207 )   HTML ( 11 )   PDF(537KB) ( 462 )  
    目的: 对氟保护漆、氟化泡沫和含氟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恒牙龋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寻找适合在学校开展的龋病预防适宜技术。方法:应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来自4个学校、33个班级的1016名 7~8岁儿童随机分为4组。第1组应用氟保护漆,半年应用1次;第2组应用氟化泡沫,半年应用1次;第3组应用含氟窝沟封闭剂,一次性使用;第4组为对照组,仅做口腔卫生宣教。比较2年后4组儿童第一恒磨牙的防龋效果。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年后, 977名儿童(随访率为96.2%)接受龋病复查。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氟保护漆组和含氟窝沟封闭组与对照组相比,新增龋面均显著减少(P<0.05)。氟化泡沫组与对照组相比,新增龋均和龋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保护漆(半年使用1次)和含氟窝沟封闭剂对儿童恒牙有良好的防龋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髁突矢状向位置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方海军, 陶列
    2014 (6):  740-743. 
    摘要 ( 273 )   HTML ( 2 )   PDF(688KB) ( 224 )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对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髁突相对于关节窝的矢状向位置进行测量,为Ⅱ类错早期进行下颌前导的功能矫形治疗计划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组选用临床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进行下颌前导治疗。对照组选用相应年龄阶段骨性安氏I类拥挤、临床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并存在埋伏阻生牙、需拍摄CBCT的患者44例(男19例,女23例)。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拍摄全头颅CBCT。应用Mimics10.01软件对2组患者关节窝深度、关节窝前壁角度、关节上间隙宽度、关节前间隙宽度及关节后间隙宽度进行测量,应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两侧关节窝深度、关节窝前壁角度、关节上间隙宽度、关节前间隙宽度及关节后间隙宽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安氏Ⅱ类1分类及安氏Ⅰ类对照组2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显示2组间关节窝深度、关节窝前壁角度及关节上间隙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关节前间隙宽度及关节后间隙宽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与安氏I类患者的关节窝深度、关节窝前壁角度、关节上间隙宽度均无显著差异,但关节前间隙宽度明显减小,而关节后间隙宽度明显增大。该结果提示临床医师在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功能矫形治疗前,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髁突的前移代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检查在IgG4相关唾液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林倩, 李俊来, 王节, 张舜欣, 刘萃, 曹晓林
    2014 (6):  744-748. 
    摘要 ( 266 )   HTML ( 0 )   PDF(1134KB) ( 289 )  
    目的: 探讨IgG4相关唾液腺病变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以提高超声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经临床血清学检验及组织病理确诊(手术10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15例),对25例IgG4相关唾液腺病变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变腺体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分布,腺管有无扩张,腺管内有无结石,邻近有无淋巴结肿大。对比分析14例甾体类药物治疗3个月后的超声声像图改变。结果:25例IgG4相关唾液腺病变患者平均年龄64.5岁,男女比例4∶1。病变位于下颌下腺(20例)、腮腺(5例)。超声表现:① 弥漫性改变10例(9例双侧,1例单侧),形态饱满,腺体回声偏低,呈网格状改变,3例腺管扩张,2例伴腺管内结石,彩色多普勒显示唾液腺腺体内血管增多,血流丰富;② 局灶性改变15例(14例单侧,1例双侧),呈不均质偏低回声“肿块”,“肿块”内血流呈放射状分布。③下颌下淋巴结病变8例,4例经穿刺确诊,4例疑似。④ 甾体类药物治疗后,肿大的唾液腺逐渐恢复,局灶性病灶逐渐变小,病变内血流分布减少。结论:认识IgG4相关唾液腺病变的超声图像表现,可以有效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后随访,避免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医学教育
    DentSim实时交互式虚拟口腔教学系统在口腔临床前实训中的应用
    郑家伟, 曹霞, 林育华, 张建中, 冯希平
    2014 (6):  749-754. 
    摘要 ( 378 )   HTML ( 11 )   PDF(1562KB) ( 478 )  
    [提要] DentSim是由以色列Image Navigation 公司与美国多家口腔医学院校联合开发的口腔教学系统,是在经典仿真头模练习基础上专门设计的一款高科技产品。该系统除可规范和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外,学生的操作步骤可经内置3D扫描系统在计算机上做客观的评分与评价。自1993-1999年第1代产品问世以来,历经多年实践和不断改进,迄今第4代产品已经在全世界多家口腔医学院校投入使用,在标准化牙科操作技能培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亚砷酸致颌骨坏死的诊治:附10例报道
    吴烨, 林李嵩, 牛刚, 谢福平
    2014 (6):  755-758. 
    摘要 ( 236 )   HTML ( 0 )   PDF(1354KB) ( 222 )  
    目的: 探讨亚砷酸外漏所致颌骨坏死的诊断与治疗,强调其使用的严重后果。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例亚砷酸致颌骨坏死患者,分析总结其诊断与治疗要点。结果:结合病史、临床检查、X线检查及与原发性颌骨内癌等鉴别得出诊断;术前或术中行锥形束CT(CBCT)等检查,9例患者通过一期手术治愈,1例患者通过二次广泛手术治愈。结论:因亚砷酸的毒性大,无自限性,临床上应避免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腮腺浅叶切除术后单纯负压加压预防涎瘘的效果评价
    江瑾, 贾暮云, 蔡圳, 袁荣涛, 王科, 张奎, 卜令学
    2014 (6):  759-762. 
    摘要 ( 271 )   HTML ( 0 )   PDF(479KB) ( 254 )  
    目的: 评价单纯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后涎瘘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根据术后引流量、引流天数与涎瘘的关系,寻找最佳的拔管时机。方法: 不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浅叶切除的腮腺疾病患者194例,分为传统加压组(拔除引流管后继续加压包扎)和单纯负压组(拔管后不再加压包扎),记录术后涎瘘情况。应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传统加压组涎瘘发生率(11.6%)与单纯负压组涎瘘发生率(15.5%)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负压组,引流天数与涎瘘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引流量少于20 mL的患者,术后涎瘘发生率显著低于20~30 mL者。结论: 单纯负压引流能代替传统拔管后继续加压包扎预防涎瘘,引流量小于20 mL可作为拔管的最佳时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牙种植体周围炎相关因素和治疗新进展
    沈意涵, 邹多宏, 吴轶群
    2014 (6):  763-768. 
    摘要 ( 370 )   HTML ( 1 )   PDF(651KB) ( 405 )  
    [提要] 种植体周围炎指发生在已形成骨结合的种植体周围并引起支持牙槽骨丧失的一种炎症,已经成为引起种植义齿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就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