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7-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8 (3):  0-0. 
    摘要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SGTB 矫形诱发髁突改建的生物机制及临床意义
    沈刚
    2018 (3):  225-229.  doi: 10.19439/j.sjos.2018.03.001
    摘要 ( 989 )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髁突生长的组织学核心机制是软骨内成骨,而髁突软骨的适应改建是SGTB(sagittal-guided twin block)矫形技术的生物学基础。对于含有颌位因素的突面畸形,SGTB通过下颌前导启动髁突适应性改建应答,使下颌稳定在新的位置,从而以重塑颌骨关系的治疗机制纠正深覆与深覆盖。SGTB等矫形技术诱发髁突改建的原理也可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的治疗,通过部分修复病理性吸收的髁突及盘-突-窝关系的重构,达到缓解或抑制TMD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大鼠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中叉头框蛋白O1和成骨特异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
    周璨,龙思岑,黄兰,戴红卫
    2018 (3):  230-234.  doi: 10.19439/j.sjos.2018.03.002
    摘要 ( 306 )  
    目的: 检测大鼠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中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O1, FoxO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FoxO1和Runx2在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将40只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以上颌左侧加力的第一磨牙为实验侧,右侧不加力的第一磨牙为对照侧。分别加力1、3、5、7、14 d后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出含有第一磨牙的牙槽骨制备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FoxO1、Runx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 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后的切片做定量分析,采用 SPSS 13.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FoxO1在牙周膜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及成牙骨质细胞中,Runx2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成牙骨质细胞中。实验组加力后,大鼠牙周组织中FoxO1和Runx2的表达增强,在3~5 d内达到峰值,而后表达降低;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FoxO1和Runx2参与了正畸牙移动中的牙周组织改建,且主要参与了成骨细胞和骨形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氧化氢酶对外漂白后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韩艳彦,伍甜甜,朱亚琴
    2018 (3):  235-238.  doi: 10.19439/j.sjos.2018.03.003
    摘要 ( 268 )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酶对10%过氧化脲外漂白后复合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取牙体健康完整的人离体前磨牙40颗,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不漂白直接进行树脂充填,第2组外漂白后立即树脂充填,第3组外漂白后将牙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周再进行树脂充填,第4组外漂白后先用过氧化氢酶处理窝洞再进行树脂充填。然后将4组样本进行2000个周期的冷热循环,应用2%亚甲基蓝染色24 h,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剖面树脂充填体的微渗漏程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1组微渗漏值最低,第2组微渗漏值最高,第3组微渗漏值显著高于第1组但与第2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第4组微渗漏值较第2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10%过氧化脲外漂白致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明显增加,树脂充填前应用过氧化氢酶处理窝洞,可有效减少微渗漏,延迟充填不能有效改善微渗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氟变形链球菌对树脂-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汪嘉,何智妍,冉淑君,朱来宽
    2018 (3):  239-243.  doi: 10.19439/j.sjos.2018.02.004
    摘要 ( 170 )  
    目的: 探讨耐氟变形链球菌对树脂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诱导培养耐氟变形链球菌UA159-FR及其亲代菌株UA159,选用复合树脂Z350和自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制备牙本质-树脂复合体试件。将试件分为4组,分别浸入UA159-FR菌液、UA159菌液、BHI培养基、PBS中孵育14 d,每48 h换液1次,之后进行推出试验,检测试件粘接强度的变化。扫描电镜下观察4组粘接断面的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UA159-FR和UA159侵袭下,牙本质-复合树脂粘接强度显著降低,组间无显著差异。粘接界面多为混合破坏,扫描电镜下可见大量的树脂突及部分粘接面破坏。结论: 耐氟变形链球菌可破坏复合树脂粘接界面,引起粘接强度下降,破坏程度在短期内与亲代菌株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生物相容性分析
    陆小丽,缪惠灵,柳锋,高美琴
    2018 (3):  244-247.  doi: 10.19439/j.sjos.2018.03.005
    摘要 ( 223 )  
    目的: 对一种新型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的生物相容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PLGA和医用级鱼皮Ⅰ型胶原为原材料,通过共轭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高取向性的纳米纤维膜,然后分别以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为研究模型,初步评价其细胞、组织相容性,为其用于种植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提供实验依据。结果: 纤维细胞在纤维膜表面黏附生长良好,有大量细胞伸出伪足,沿着纤维的取向进行铺展排列。结论: 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有利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可望用于种植骨组织再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摩擦化学法硅涂层对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影响
    程竑,董聪,张富强
    2018 (3):  248-251.  doi: 10.19439/j.sjos.2018.03.006
    摘要 ( 279 )  
    目的: 评估摩擦化学法硅涂层对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切割烧结后的Lava氧化锆瓷块60件分为6组,每2组分别经喷砂/硅烷偶联剂、喷砂/CoJet Sand/硅烷偶联剂、无处理3种表面处理后,相同表面处理的2组中,每组分别用RelyX Unicem或Panavia F2.0与牙釉质粘接。各组随机抽取5件共30件进行24 h水浴,其余30件进行5000周水热循环,然后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Tukey HSD多重比较法及t检验。结果: 喷砂/CoJet/硅烷组的剪切强度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01);经老化试验后,喷砂/CoJet/硅烷组使用RelyX Unicem仍保持较高的剪切强度[(21.374±4.433)MPa],与其他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摩擦化学法硅涂层能够有效提高氧化锆的粘接强度及耐久性,表面处理方式与粘接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需得到临床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富氢水减轻丝线诱导的SD大鼠妊娠牙龈炎
    石运芝,靳松,郑慧慧,秦汉,宋国华,秦树存
    2018 (3):  252-256.  doi: 10.19439/j.sjos.2018.03.007
    摘要 ( 235 )  
    目的: 探讨氢气对牙龈炎孕鼠牙龈局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SD雌鼠,采用结扎法诱导牙龈炎后,与雄鼠合笼交配。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和氢水组。对照组和造模组孕鼠饮用纯水,氢水组给予饱和氢水,1天2次。于妊娠第16天处死孕鼠,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孕鼠牙龈中Prog、SOD、TNF-α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免疫印迹法检测牙龈中PR、NFκB和TNF-α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丝线结扎可诱导SD大鼠妊娠期牙龈炎,PR主要分布于各实验组牙龈上皮细胞的胞质中,孕激素(Prog)及其受体(PR)的水平在各实验组孕鼠牙龈局部无显著差异(P>0.05)。造模组大鼠牙龈内SOD含量显著降低,NFκB和TNF-α表达显著升高。与造模组相比,氢水组孕鼠牙龈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牙龈内NFκB和TNF-α的表达下调。结论: 孕激素及其受体可能在实验大鼠妊娠牙龈炎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间接作用,氢气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减轻实验大鼠的妊娠牙龈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正畸托槽粘接剂及釉质抛光方法对牙釉质着色的影响
    吴海苗,叶翠,陈栋
    2018 (3):  257-260.  doi: 10.19439/j.sjos.2018.03.008
    摘要 ( 444 )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托槽粘接剂和4种不同釉质抛光方法对牙釉质颜色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颗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3种不同正畸托槽粘接剂-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剂、光固化树脂粘接剂和树脂改性玻璃离子粘接剂,每组再随机抽取10颗牙分为4组,分别选择4种不同釉质抛光方法去除粘接剂并抛光牙釉质:碳化钨车针(TC)、碳化钨车针+Sof-Lex抛光杯(TC+SL)、碳化钨车针+One Gloss抛光杯(TC+OG)和碳化钨车针+PoGo抛光杯(TC+PG)。将上述抛光后的牙在咖啡溶液中放置7 d后,用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进行釉质着色变化值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法分析。结果: 不同抛光方法的组内差异表现为TC组釉质表面颜色变化差异最大,TC+SL组变化值最低,TC+SL和TC+PG组变化值无显著差异(P> 0.05)。不同粘接剂的组间差异表现为树脂改性玻璃离子粘接剂组样本着色变化值最低,化学固化树脂组样本着色变化值最高(P<0.05)。结论: 不同粘接剂类型和釉质抛光方法对釉质表面的着色变化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杨黄素对成骨细胞系MC3T3-E1成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夏冰,洪滔,何欣
    2018 (3):  261-264.  doi: 10.19439/j.sjos.2018.03.009
    摘要 ( 277 )  
    目的: 探讨黄酮类小分子白杨黄素对成骨细胞系MC3T3-E1成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检测白杨黄素的细胞毒性后,确定最佳作用浓度。采用DMEM完全培养基将成骨细胞系MC3T3-E1制成单细胞悬液,加入浓度为25 μmol/L的白杨黄素作为实验组,以单纯DMEM组作为阴性对照组,以成骨诱导液组(普通DMEM培养基中加入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50 μmol/L维生素C和10 nmol/L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组。体外培养后,运用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早、中、晚期成骨相关指标Runx2、ColA1和OCN mRNA的表达。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浓度为25 μmol/L的白杨黄素对MC3T3-E1细胞培养无毒性;在添加25 μmol/L的白杨黄素共培养7 d后,Runx2的mRNA表达量达到峰值, 14 d后ColA1的mRNA表达量达到峰值;共培养21 d后,OCN的mRNA表达量达到峰值。结论: 25 μmol/L的黄酮类小分子白杨黄素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系MC3T3-E1成骨分化过程中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199b-5p在头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王茜,李光辉,郭嘉,孙强
    2018 (3):  265-269.  doi: 10.19439/j.sjos.2018.03.010
    摘要 ( 214 )  
    目的: 明确miR-199b-5p差异表达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检测128例HNSCC组织中miR-199b-5p的表达,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析临床病理参数与miR-199b-5p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miRNA异常表达对HNSCC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克隆形成的影响,检测HNSCC细胞中miRNA的功能。采用SPSSl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在79例淋巴结转移的HNSCC组织中,miR-199b-5p的表达水平为1.68±0.21;在49例非淋巴结转移的HNSCC组织中,其表达水平为2.64±0.24,差异显著(P=0.001)。在HNSCC患者中,高表达miR-199b-5p的患者总体存活率显著增高(P=0.01),且高表达水平的miR-199b-5p可以显著抑制头颈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结论: 作为抑癌基因,miR-199b-5p在HNS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位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治疗Ⅱ类高角儿童患者前、后的上气道变化
    夏松,戴红卫,张翼,王超,邱靓星,王华桥
    2018 (3):  270-274.  doi: 10.19439/j.sjos.2018.03.011
    摘要 ( 875 )  
    目的: 研究生长发育高峰期Ⅱ类高角错畸形患者矫形治疗前、后上气道的变化。方法: 收集并拍摄23例生长发育高峰期患者经高位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矫形治疗前(T1)、矫形治疗后(T2)的锥形束CT(CBCT),将T1和T2的CBCT数据导入Minics17.0软件中进行测量。采用SPSS22.0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对安氏Ⅱ类儿童患者矫形治疗前、后上气道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经矫形治疗后,上气道总容积、腭咽容积、喉咽容积、舌咽容积,软腭尖平面、会厌尖平面上气道的横截面积和口咽段最小横截面积,软腭尖、会厌尖平面的矢状径、横径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气道形态在软腭尖平面趋于圆形(P<0.05),而在会厌顶平面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高位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矫形治疗使下颌骨发育不足的高角儿童患者上气道容积增大,通气量增加,呼吸功能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nmt1和Dnmt3b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智明,王星翱,张世坤,王喜中,王丽,张新悦,刘楠楠,唐颜颜
    2018 (3):  275-279.  doi: 10.19439/j.sjos.2018.03.012
    摘要 ( 250 )  
    目的: 探讨DNA 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 Dnmt)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3 年9 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切除的唾液腺术后的标本43例,正常唾液腺组织1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组织及MEC组织中Dnmt1和Dnmt3b 的表达。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nmt1在M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7.21%,与正常唾液腺组织的17.6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Dnmt3b在M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72%,显著高于正常唾液腺组织的11.76%(P<0.01);但两者的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Dnmt3b在唾液腺MEC 的发生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不同正颌术式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形态的影响
    聂萍,陶丽,朱妍菲,孙蕙珺,朱敏
    2018 (3):  280-284.  doi: 10.19439/j.sjos.2018.03.013
    摘要 ( 312 )  
    目的: 建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上气道三维模型,比较不同正颌术式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各截面积及容积的影响。方法: 28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经正颌-正畸联合会诊,制定手术方案,分为2组,实验A组(12例)为单纯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BSSRO)后退,即单颌手术组,实验B组(16例)为下颌骨BSSRO 后退 +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术前移,即双颌手术组。所有患者于正颌手术前(T1)和术后3个月(T2)分别行CT扫描,基于CT图像,应用Dolphin Imaging 11.7软件建立包含腭咽、舌咽和喉咽腔在内的上气道三维模型,测量、比较2组患者在正颌手术前、后的上气道各截面、腔隙的矢状径、冠状径、横截面积和容积改变的差异。采用SPSS 16.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腭咽段,实验A组手术后各项数值均较术前减小;实验B组手术后除冠状径外,其余数值均较术前增大,且2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在舌咽段及喉咽段,2组手术后数值均减小。在横截面积和容积方面,实验A组较实验B组减小更加明显,2组的减小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单颌手术相比,双颌手术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形态的减小改变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对养老院老年人牙周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晓力,刘明瑜,程亮,朱宏飞,尚姝环,崔丹
    2018 (3):  285-288.  doi: 10.19439/j.sjos.2018.03.014
    摘要 ( 289 )  
    目的: 评价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对养老院老年人牙周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武汉市2个城区的5所养老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整群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内容包括面对面口腔健康教育和发放牙具等。采用SPSS 21.0软件包,利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在干预前、后的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OHAI)和临床检查指标的变化,包括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指数(BOP)和牙周袋深度(PD)。结果: 共322人完成随访,其中干预组144人,对照组178人。干预前,2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GOHAI总分和临床检查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GOHAI总分,OHI-S、GI、BOP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相结合的健康促进项目能够改善养老院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牙周健康状况,是养老机构改善老年人牙周健康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56例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综合物理治疗远期疗效评价
    方仲毅,范帅,蔡斌,徐丽丽,姜鑫,刘丽琨,贺英
    2018 (3):  289-292.  doi: 10.19439/j.sjos.2018.03.015
    摘要 ( 534 )  
    目的: 观察综合物理治疗改善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ADDwoR)患者症状及功能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完成治疗的慢性ADDwoR患者256例(病程为8.4±9.6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的症状和功能,包括最大主动开口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下颌功能损害问卷(MFIQ)分值。随访复发频率及复发时的症状。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30.5±4.6个月,患者最大主动开口度随访时>治疗后>治疗前(P<0.05);VAS疼痛评分随访时<治疗后<治疗前(P<0.05);MFIQ分值随访时<治疗后<治疗前(P<0.05)。治疗后直到随访时,82.8%的患者未出现症状复发,14.5%复发,2.7%症状未见好转。37例有症状的复发患者中,70.3%为疼痛,13.5%为开口受限,13.6%为疼痛伴开口受限。结论: 综合物理治疗可显著改善ADDWoR患者的疼痛和开口受限症状,改善下颌功能,远期疗效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浦东和江西黎川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患比较及危险因素分析
    苏红如,钱文昊*,章燕*
    2018 (3):  293-297.  doi: 10.19439/j.sjos.2018.03.016
    摘要 ( 383 )  
    目的: 调查上海浦东及江西黎川小学生的第一恒磨牙患龋现状,并分析龋齿的危险因素,为小学生的龋齿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浦东新区及江西黎川分别抽取2所和10所小学,共获得6~12岁小学生1922名,对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江西黎川小学生共检出261例第一恒磨牙龋患,患龋率为23.6%,龋均为0.37±0.766;上海浦东小学生共检出96例第一恒磨牙龋患,患龋率为11.8%,龋均为0.19±0.582;两地患龋率和龋均均存在显著差异。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儿童睡前进甜食等不良习惯、儿童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与龋齿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农村地区小学生的龋患明显比城市严重;小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龋齿的危险因素,应在学校普及龋病防治知识,加强小学生保持口腔健康的意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化物涂膜与窝沟封闭术或预防性树脂充填联合使用预防第一恒磨牙龋的临床效果评价
    徐燕,邬庆菊,罗莉萍,金时清
    2018 (3):  298-301.  doi: 10.19439/j.sjos.2018.03.017
    摘要 ( 239 )  
    目的: 探讨氟化物涂膜与窝沟封闭术或预防性树脂充填联合使用预防年轻第一恒磨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90例儿童(6~8岁)300颗未成洞可疑龋的第一恒磨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和E组。A组行窝沟封闭术;B组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C组行0.5%氟化物涂膜联合窝沟封闭术;D组行0.5%氟化物涂膜联合预防性树脂充填术;E组为对照组,单纯行日常刷牙护理。治疗后6、12、18个月复诊,观察各组儿童患龋比例及A、B、C、D组儿童窝沟封闭剂或树脂充填材料保留情况,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儿童在术后6、12个月时,A、B、C、D组儿童窝沟封闭剂或树脂充填材料保留率和患龋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时,E组儿童患龋比例显著高于A、B、C、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儿童龋齿发生率较高,窝沟封闭剂或树脂充填材料保留率显著低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年轻恒磨牙未成洞可疑龋采用氟化物涂膜联合窝沟封闭术或单独窝沟封闭术预防龋病有一定效果,但氟化物涂膜联合预防性树脂充填防龋效果更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全景片预测上颌阻生尖牙正畸治疗时间的探讨
    林燕,麻广丽,叶莉莉,叶敏,刘伟东,江银华
    2018 (3):  302-304.  doi: 10.19439/j.sjos.2018.03.018
    摘要 ( 336 )  
    目的: 应用全景片评估上颌阻生尖牙的特征(角度、线距和位置)对正畸牵引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进行正畸牵引治疗的上颌单侧阻生尖牙患者,通过全景片测量治疗前患者上颌阻生尖牙的特征(角度、线距和位置),采用SPSS19.0软件包中的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正畸牵引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前阻生尖牙的角度、线距和位置与正畸牵引时间显著相关,性别和左右侧位置对牵引治疗时间无显著影响。结论: 阻生尖牙的角度、距离和位置可以预测正畸牵引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d:Yap激光联合树脂充填治疗70例敏感型楔状缺损疗效观察
    何宏,汪轶
    2018 (3):  305-308.  doi: 10.19439/j.sjos.2018.03.019
    摘要 ( 257 )  
    目的: 评价Nd:Yap激光联合树脂充填治疗敏感型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综合科就诊的敏感型楔状缺损患者70例,共144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直接充填组35例患者,74颗患牙直接使用复合树脂充填。联合组35例患者,70颗患牙采用Nd:Yap激光脱敏后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楔状缺损。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各组患者在统一临床检查标准下的有效率(术后即刻,术后1、3、6个月复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直接充填组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分别有1颗牙和2颗牙充填体脱落。Nd:Yap激光联合树脂充填组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各有1颗牙充填体脱落。2组患牙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Yap激光联合树脂充填组在术后即刻和术后1、3、6个月的脱敏有效率分别为95.71%、91.43%、87.14%和81.43%,均显著高于树脂直接充填组的82.43%、78.38%、72.97%和64.86% (P<0.05)。结论: Nd:Yap激光联合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敏感型楔状缺损疗效良好,能明显改善牙敏感症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miR-146a的表达及其与龈沟炎症、MMP-8/TIMP-1水平的关系
    高颖,郝晨笛
    2018 (3):  309-312.  doi: 10.19439/j.sjos.2018.03.020
    摘要 ( 220 )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miR-146a的表达及其与龈沟炎症、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8例作为慢性牙周炎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唾液中miR-146a的表达量,龈沟液中炎症因子、MMP-8/TIMP-1的水平及牙周临床症状指标。采用SPSS24.软件中的Pearson检验评估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miR-146a的表达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 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miR-146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龈沟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IL-35、TNF-α)水平、牙周临床症状指标(PD、AL、PLI、BI)以及龈沟液中MMP-8、TIMP-1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earson检验发现,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miR-146a表达量与龈沟炎症程度、牙周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MMP-8/TIMP-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miR-146a表达量异常增高,且与龈沟炎症程度、牙周损伤程度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声波震动牙刷对儿童牙菌斑控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赵是民,陈晖,俞平波,汪俊
    2018 (3):  313-317.  doi: 10.19439/j.sjos.2018.03.021
    摘要 ( 314 )  
    目的: 通过比较声波震动牙刷和手动牙刷对儿童刷牙效率的影响及安全性,为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及牙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健康儿童180例,3~6岁、6~9岁各90例。2个年龄组受试者随机分为声波震动牙刷(SFK)组及手动牙刷(MTB)组。在28天试验期内,按分组使用声波震动牙刷或者手动牙刷进行菌斑控制。于试验基线期、第7天及第28天(D0、D7、D28)对口腔卫生相关指数进行检查、记录菌斑指数(Rustogi modified Navy plaque index,RMNPI),采用R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TB和SFK均能去除部分牙菌斑,3~6岁的SFK组在D0、D7、D28天的菌斑清除率(17.09%±14.4%、27.14%±11.4%、33.52%±18.3%)均显著高于相应MTB组(11.86%±9.7%、11.83%±9.1%,13.73%±11.0%)(P<0.05);6~9岁的SFK组在D0、D7、D28天的菌斑清除率(20.05%±10.52%、22.76%±13.46%、22.31%±9.74%)均显著高于相应MTB组(9.15%±7.07%、7.26%±6.81%,11.54%±8.27%)(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3~6岁SFK组随访牙菌斑指数逐渐降低(P<0.05),声波震动牙刷具有良好的儿童使用依从性及安全性。结论: 声波震动牙刷可有效去除儿童牙菌斑,长期使用可有效控制儿童牙菌斑,提高儿童口腔卫生质量,是一种可推广的日常儿童牙菌斑控制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肩台预备对全冠边缘密合性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许晓波,侯永福,边华琴,王冕,黄炎
    2018 (3):  318-321.  doi: 10.19439/j.sjos.2018.03.022
    摘要 ( 270 )  
    目的: 评价在牙体缺损患者中行全冠超声肩台预备后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32例后牙牙体缺损行全冠修复的患者共计35个单位修复体,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常规全冠基牙预备后采用超声对肩台进行预备,对照组采用常规金刚砂车针按照颗粒度逐级预备抛光,2组均取模完成氧化锆全冠修复。比较2组全冠修复体基牙边缘完成线的形态、修复体边缘密合性及6个月后复诊检查全冠邻边缘着色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2组的A级评价结果分别进行组间χ2检验。结果: 2组基牙边缘密合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边缘完成线的形态及6个月后复诊检查修复体邻边缘着色情况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体缺损全冠修复行超声肩台预备更为合理,能有效减少全冠边缘粘结后着色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皮质切开辅助关闭伴有牙槽宽度不足间隙的临床评价
    秦飞,马晓晴,项飞
    2018 (3):  322-325.  doi: 10.19439/j.sjos.2018.03.023
    摘要 ( 241 )  
    目的: 探讨骨皮质切开在辅助关闭因牙槽骨萎缩引起间隙关闭困难病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尖牙远移速度小于0.2 mm/月的病例24例,12例进行骨皮质切开术,12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微种植钉支抗滑动法关闭间隙。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所有病例均关闭拔牙间隙,实验组尖牙远移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尖牙远移更接近整体移动(P<0.05);间隙关闭后尖牙远中未见明显软组织折痕(P<0.05),但尖牙远中龈沟深度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牙槽骨萎缩引起的较难关闭的拔牙间隙,骨皮质切开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料分析
    《上海口腔医学》2012—2016年载文分析
    李雪璐,徐菱
    2018 (3):  326-332.  doi: 10.19439/j.sjos.2018.03.024
    摘要 ( 224 )  
    目的: 对《上海口腔医学》近5年发表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期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NKI数据库,将《上海口腔医学》2012—2016年刊载文献的年、卷、期、作者、作者单位、基金、收稿日期、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逐条录入Excel表格,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海口腔医学》5年30期共载文789篇,第一作者共计702名,分布于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计222家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医学高等院校及其附属医疗单位。排名前10的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37篇(4.69%),排名前10 的通信作者共发表论文88篇(11.15%)。789篇文献中,118篇(14.96%)获得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339篇(42.97%)获得其他级别的基金项目支持。5年平均发表时滞282.44天(9.41个月)。总被引615篇,被引率77.95%;总被引频次2388次,总下载频次75866次。影响因子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上海口腔医学》稿源充足,拥有固定的核心作者群和机构群,学科影响力强,社会知名度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医学教育
    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口腔专业医学生心肺复苏临床实训中的应用
    朱虹,严晓蕾,沈道洁, 张苏宁*,黄靖*
    2018 (3):  333-336.  doi: 10.19439/j.sjos.2018.03.025
    摘要 ( 305 )  
    目的: 探索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口腔专业医学生心肺复苏临床实训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4级的46名七年制口腔专业医学生作为实验组,另选择2013级的45名七年制口腔专业医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心肺复苏临床实训中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心肺复苏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成绩,问卷调查评估实验组学生对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认可度。应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心肺复苏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0%的实验组学生认可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结论: 在口腔专业医学生心肺复苏临床实训中实施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