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5-10-25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34卷第5期目录
    2025 (5):  0-0. 
    摘要 ( 6 )   PDF(777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共识
    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出血处理专家共识
    王德明, 苏立新, 杨耀武, 刘少华, 龚忠诚, 梁新华, 蔡育, 刘宇楠, 秦中平, 董长宪, 陈传俊, 吕少华, 于国霞, 郭磊, 张胜, 申刚, 孟箭, 李海波, 阴捷, 郑家伟, 范新东
    2025 (5):  449-456.  doi: 10.19439/j.sjos.2025.05.001
    摘要 ( 7 )   PDF(1091KB) ( 11 )  
    口腔颌面部是脉管性疾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这类疾病中一些类型容易导致出血,或者出血是最先表现的症状。口腔颌面部血液循环丰富,邻近呼吸道的始端,发生在此区域的脉管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处理比较棘手。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基于此,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专家撰写此共识,以期为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在面对这类疾病出血时给出临床处理过程中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hDPSCs中RNA结合蛋白Lin28对let-7家族调控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
    刘昕昕, 李婉怡, 孙梦馨, 张雨欣, 吴宇熙, 段荣泉, 刘岩
    2025 (5):  457-464.  doi: 10.19439/j.sjos.2025.05.002
    摘要 ( 8 )   PDF(2207KB) ( 3 )  
    目的:采用生物学信息方法分析RNA结合蛋白Lin28调控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s)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稳定转染Lin28基因至hDPSCs,RNA结合蛋白免疫共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检测过表达Lin28富集的mRNA浓度和总量。RIP测序(RIP-seq)检测Lin28富集的mRNA和相关通路变化。RIP-PCR验证RIP-seq测序结果,Real-time PCR检测Lin28和let-7家族各成员miRNA表达水平,TargetScan(http://www.targetscan. org/vert_71/)预测let-7a相关靶基因mRNA及具体结合位点,Western 免疫印迹法检测let-7a相关靶基因IGF1R、IRS2和IGF2BPs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RNA结合蛋白Lin28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在细胞生长发育、组织代谢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过表达Lin28的hDPSCs中,pri-let-7a/b/c/d/e/f/i/98及pre-let-7a/b/c/d/e/f/i/98均有不同程度下降。Lin28过表达可上调let-7相关靶基因IGF2BP1和IGF2BP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Lin28在多条途径上通过特异性互补结合pri-let-7及pre-let-7阻断let-7家族的加工成熟。Lin28对let-7靶基因mRNA具有间接调控作用,富集的mRNA主要在生长进程、信号传导、蛋白质加工及遗传信息表达翻译上发挥作用,与细胞增殖联系紧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掺锂化合物诱导乳牙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分化的实验研究
    黄文燕, 黄宇航, 何雁冰, 高敏, 钟宁, 吕锦鸿, 李子凌, 李馨, 曾素娟
    2025 (5):  465-471.  doi: 10.19439/j.sjos.2025.05.003
    摘要 ( 9 )   PDF(1904KB) ( 3 )  
    目的:以添加氯化锂(LiCl)的矿化液模拟成牙本质分化环境,探讨其诱导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s)成牙本质分化的潜能。方法:提取原代SHEDs进行培养和鉴定,取P3~6 SHEDs进行后续实验。配制含0、1.0、2.5、5.0、10 mmol/L LiCl的成骨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用于诱导SHEDs成牙本质分化,1、3、5、7天时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4、7、10天时以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细胞ALP活性。10天时,以RT-PCR检测DSPPCOL-1Runx2基因水平,Western免疫印记法检测DSPP、Runx2蛋白水平。14天时,以茜素红染色和钙化结节半定量检测细胞矿化能力,筛选出最佳LiCl浓度。结果:CCK-8结果显示,低浓度(1.0、2.5 mmol/L)LiCl基本不影响细胞增殖,高浓度(5.0、10 mmol/L)LiCl抑制细胞增殖。4、7、10天时,低浓度LiCl提高SHEDs的ALP活性,其中,2.5 mmol/L LiCl组效果最佳,而高浓度LiCl则抑制ALP活性。RT-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低浓度LiCl促进SHEDs内DSPPCOL-1的基因表达及DSPP、Runx2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1.0、2.5、5.0 mmol/L LiCl提高SHEDs矿化能力,10 mmol/L LiCl组与对照组形成的矿化结节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低浓度锂化合物可促进SHEDs向成牙本质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咬合状态及冠根比条件下单颗上前牙种植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梁雄穗, 黎宴伶, 黄信, 马莉, 汪孟闯, 陈烨卿, 梁宇晨, 邓敏
    2025 (5):  472-476.  doi: 10.19439/j.sjos.2025.05.004
    摘要 ( 9 )   PDF(1393KB) ( 5 )  
    目的:构建不同冠根比(crown-to-implant ratio, CIR)的上颌前牙三维模型,在不同咬合状态下,分析种植修复义齿模型及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利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建立平台转移量为0.4 mm,CIR分别为1:1、1.5:1、2:1的三组中切牙种植修复模型,设置对刃、浅覆和深覆三种咬合方式,与牙长轴呈45°加载100 N的力,运用Ansys Workbench 分析各模型受力后Von Mises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结果:Von-Mises应力峰值为对刃>浅覆>深覆。对刃和浅覆时,基台、基台螺丝和皮质骨的等效应力峰值与CIR呈正比。深覆时,基台、基台螺丝和皮质骨应力值变化不明显。对刃、浅覆时,模型应力集中部位为基台颈部、基台螺丝中部和种植体-骨边缘处。结论:CIR增大,种植模型侧向受力时应力增大,当CIR≥1.5:1时,基台和基台螺丝上的von-Mises应力峰值超过纯钛的屈服强度,临床上应慎用该CIR。模型受到侧向力时,基台颈部和螺丝中部易发生疲劳,修复时应减小种植义齿的侧向受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时长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粘接耐久性的影响
    孟凡豪, 文玉珍, 孙玉环, 刘敏, 高瑞, 王聪, 鲍俊翰, 陈剑锋
    2025 (5):  477-482.  doi: 10.19439/j.sjos.2025.05.005
    摘要 ( 5 )   PDF(1466KB) ( 6 )  
    目的:探讨不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长对氧化锆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制作24个Ⅰ类(10 mm×10 mm×2 mm)和80个Ⅱ类(3 mm×3 mm×2 mm)氧化锆陶瓷块,将试件平均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A组)、喷砂组(B组)、等离子体处理60 s组(C组)和等离子体处理120 s组(D组),将粘接完成的Ⅱ类氧化锆试件每组又分为冷热循环组和非冷热循环组。以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和水接触角测试仪对氧化锆表面进行检测,计算剪切粘接强度。结果:C、D组的表面形貌无明显改变,粗糙度与A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面亲水性较A组显著提升(P<0.05)。B组表面凹凸不平,粗糙度较A组显著增大(P<0.05),亲水性较A组显著提升(P<0.05)。对于非冷热循环组,B、C、D组的剪切粘接强度较A组显著提高(P<0.05);对于冷热循环组,B组剪切粘接强度最高,D组次之,C组再次之,A组最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长可增强氧化锆粘接耐久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涉及下颌骨的青少年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35例临床分析
    王菡韶, 王轶雯, 魏文斌, 霍亮, 李江, 陈敏洁
    2025 (5):  483-489.  doi: 10.19439/j.sjos.2025.05.006
    摘要 ( 9 )   PDF(2022KB) ( 3 )  
    目的:总结分析青少年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chronic nonbacterial osteomyelitis, CNO)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该疾病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9月—2023年12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诊断为CNO的青少年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整理患者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表现和治疗结果。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35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21例,男女比例为1∶1.5。45.7%的患者有多发性病变。既往诊断包括纤维结构不良、腮腺炎、感染性骨髓炎和特发性关节炎。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升高包括白细胞(20%)、红细胞沉降率(60%)、C反应蛋白(40%)、白细胞介素6(22.9%)等。CT表现有溶骨性、硬化性和增生性,骨扫描显示5例患者出现多发病灶。药物治疗中,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抗风湿类药物的有效率超过50%。结论:部分CNO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升高,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刮治术复发率很高,药物治疗较手术治疗效果可能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侧不可复盘前移位及夜磨牙对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影响
    王艳艳, 龚忠诚, 王冰, 萨肯德克·居马太, 李晨曦, 许颖捷, 邵博, 方昌, 贾梦莹
    2025 (5):  490-495.  doi: 10.19439/j.sjos.2025.05.007
    摘要 ( 10 )   PDF(1224KB) ( 15 )  
    目的:探讨单侧不可复盘前移位及夜磨牙对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骨性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2年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7例单侧不可复盘前移位患者为关节盘移位组和15例夜磨牙患者为夜磨牙组,另选取19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将三组研究对象双侧TMJ的CBCT数据导入Mimics Reasearch 21.0软件,进行TMJ骨性结构的形态学测量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关节盘移位组髁突内外径、髁突后斜面、顶部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结节斜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夜磨牙组右侧关节窝深度较对照组右侧关节窝深度变浅,并且髁突前斜面BMD变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磨牙组左侧髁突前斜面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不可复盘前移位患者的TMJ在改建过程中髁突有变小、关节结节斜度增加的趋势,髁突后斜面、顶部BMD较健康成人显著减少;而夜磨牙患者可因不对称的应力分布导致髁突前斜面BMD降低,适当的夜磨牙诊断和管理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钴铬合金烤瓷冠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牙体缺损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阿地力江·依米提, 隋妹志, 阿布都热依穆江·库尔班, 李飞, 廖骞
    2025 (5):  496-503.  doi: 10.19439/j.sjos.2025.05.008
    摘要 ( 8 )   PDF(1935KB) ( 3 )  
    目的:探讨数字化钴铬合金烤瓷冠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牙体缺损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24年3月—6月在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牙体缺损患者26例,随机分为钴铬合金烤瓷冠组(13例)和氧化锆全瓷冠组(13例)。在修复完成6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检测指标包括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口内龋失补指数及附着丧失等。此外,采集患者的临床菌斑样本,进行16S rRNA测序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样本中的差异菌群特征。进一步收集患者的龈沟液样本,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探讨其富集的生物学过程和功能通路。结果:修复完成后6个月,氧化锆全瓷冠组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和口内龋失补指数显著低于钴铬烤瓷冠组(P<0.05)。两组菌斑样本中,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但在菌群组成上存在一定差异,ScardoviaGranulicatellaEikenella 在氧化锆全瓷冠组中显著富集,而PeptococcusTreponema在钴铬烤瓷冠组中显著富集。此外,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出105个差异表达蛋白,这些差异蛋白显著富集于脂肪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代谢相关生物学过程与功能通路中。结论: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牙体缺损患者牙周健康影响优于钴铬合金烤瓷冠,对口腔微环境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差异菌群及差异表达蛋白的发现,为牙周疾病的早期预测及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活髓切断术联合透明预成冠修复乳前牙外伤的疗效评价
    梁雯, 赵俊霞
    2025 (5):  504-507.  doi: 10.19439/j.sjos.2025.05.009
    摘要 ( 9 )   PDF(527KB) ( 5 )  
    目的:评价活髓切断术联合透明预成冠修复乳前牙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82例乳前牙外伤冠折露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儿均行活髓切断术,试验组采用透明预成冠修复,对照组采用复合树脂修复。治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治疗后6、12和18个月,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GI和PL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6、12个月修复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8个月,试验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髓切断术联合透明预成冠修复乳前牙外伤不仅显著提高修复成功率,还能有效改善牙龈健康,减少菌斑堆积,并保持患牙长期稳定,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和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成纤维桩与纯钛金属桩对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美学效果、牙周指数及口腔功能的影响
    闵皓博, 董建伟, 岳鹏
    2025 (5):  508-512.  doi: 10.19439/j.sjos.2025.05.010
    摘要 ( 5 )   PDF(624KB) ( 4 )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与纯钛金属桩对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美学效果、牙周指数及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8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纯钛金属桩修复)和试验组(n=54,预成纤维桩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情况、口腔功能、牙周健康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及美学效果。结果:治疗后1年,试验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P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白细胞介素1(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试验组患者颜色匹配、边缘着色、边缘适合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修复满意率为96.3%(5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8%(46/54)(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用于前牙牙体缺损修复可显著提高美学效果,改善牙周健康和口腔功能,患者满意度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IRT1、SOCS6在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绍威, 盛健, 费晨艳, 蔡琪
    2025 (5):  513-517.  doi: 10.19439/j.sjos.2025.05.011
    摘要 ( 4 )   PDF(594KB) ( 3 )  
    目的:探讨沉寂信息调节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6(cytokine signaling 6,SOCS6)在重度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4年4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就诊的CP患者213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35)、中度组(n=91)和重度组(n=87);另选取同期95例进行牙冠延长术的健康牙周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牙龈组织中SIRT1、SOCS6 mRNA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度CP发生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牙龈组织中SIRT1、SOCS6表达水平对重度CP的诊断效能。结果:重度组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重度组牙龈组织中SIRT1、SOCS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轻、中度组和对照组,轻、中度组牙龈组织中SIRT1、SOCS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牙龈组织中SIRT1、SOCS6、IL-10、IL-17为影响重度CP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牙龈组织中SIRT1、SOCS6及两者联合诊断重度C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33、0.825、0.896,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95%和78.57%。结论:重度CP患者牙龈组织中SIRT1、SOCS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是重度CP发生的相关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重度CP的发生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MC-Na口腔药膜联合rb-bFGF凝胶治疗头颈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评价
    谢泽能, 江银华
    2025 (5):  518-523.  doi: 10.19439/j.sjos.2025.05.012
    摘要 ( 8 )   PDF(685KB) ( 4 )  
    目的: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Na)口腔药膜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凝胶对头颈癌(head and neck cancer,HNC)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IOM)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2年6月—2024年1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后并发RIOM的31例HNC患者,随机分为A组(n=11)、B组(n=11)和C组(n=9),分别采用CMC-Na口腔药膜+rb-bFGF凝胶治疗、rb-bFGF凝胶治疗、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在第0、5、10和15天,使用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分级表和数字评分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价每例患者的OM等级和疼痛评分,并用口咽黏膜炎生活质量(Oropharyngeal Mucositis Quality of Life,OMQoL)量表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A、B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和OM等级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C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对比显示,A组疼痛评分在第5天和第10天显著低于B组(P<0.05),但第15天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OM等级仅在第10天时,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第5天和第15天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A、B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A组改善程度优于B组;相比之下,C组生活质量无显著提升(P>0.05)。结论:CMC-Na口腔药膜联合rb-bFGF凝胶治疗HNC患者RIOM效果良好,相比单独使用rb-bFGF凝胶效果更好,而西吡氯铵含漱液对RIOM治疗效果不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数字化配准法评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扩弓效果
    姜威, 唐天弘, 张修银
    2025 (5):  524-529.  doi: 10.19439/j.sjos.2025.05.013
    摘要 ( 8 )   PDF(1003KB) ( 8 )  
    目的:使用数字化配准新方法检测无托槽隐形矫正扩弓治疗轻度牙列拥挤的实际效果,评估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2月于上海市嘉定区牙病防治所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器(Invisalign)扩弓治疗的轻度牙列拥挤患者30例。应用Geomagic Studio 2012软件系统录入光学扫描扩弓治疗的硬石膏模型(石膏组)及隐形矫正设计时的数字模型(设计组),获得三维模型数据,测量牙弓宽度的变化值及扩弓率。分别自动配准两组扩弓前后的模型数据,测量牙弓颊舌向偏差值。结果:上颌第一前磨牙平均扩弓率为87.26%,第一磨牙为86.57%;下颌第一前磨牙平均扩弓率为90.50%,第一磨牙为89.88%。设计组与石膏组间扩弓变化量有显著差异(P<0.01);设计组与石膏组上颌颊向平均偏差值分别为0.40和0.59 mm,下颌分别为0.41和0.53 mm,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上颌舌向平均偏差值分别为-0.36和-0.39 mm,下颌分别为-0.36和-0.11 mm,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数字化配准法可作为正畸临床评价手段。无托槽隐形矫正扩弓治疗轻度牙列拥挤有效,扩弓后颊向移动不易受控制,加剧颊侧倾斜移动。牙体颊舌向偏差变量可考虑用于正畸治疗效果的评判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胶海绵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在根尖切除骨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拓瑞, 周谦, 呼延静, 田莹
    2025 (5):  530-534.  doi: 10.19439/j.sjos.2025.05.014
    摘要 ( 5 )   PDF(592KB) ( 4 )  
    目的:评估和比较明胶海绵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hydroxyapatite ceramic,HA)在根尖切除后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87例根尖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明胶海绵组(93例)和HA组(94例)。2组患者均行根尖切除术,明胶海绵组采用明胶海绵充填,HA组采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修复。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实验室指标,两组治疗后6个月植骨高度、厚度和骨生长效果,以及两组术后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HA组植骨高度、植骨厚度和新生骨密度显著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术后HA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肌酐水平均显著低于明胶海绵组(P<0.05)。术后H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HA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明胶海绵组的95.70%(P<0.05)。H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明胶海绵组的12.90%(P<0.05)。结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在根尖切除后骨缺损修复中表现出比明胶海绵更优的修复效果和生物相容性,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骨修复材料,特别是在促进新生骨形成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镜辅助下颌骨囊肿精准微创治疗的应用效果评价
    万成傲, 王泽宇, 杜崇利, 王瀚英, 郭振飞, 韩瑞, 高廷益, 张凯
    2025 (5):  535-539.  doi: 10.19439/j.sjos.2025.05.015
    摘要 ( 6 )   PDF(1145KB) ( 7 )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颌骨囊肿刮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7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下颌骨囊肿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用内镜辅助囊肿刮治并进行二次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囊肿刮治手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反应、病理性骨折、神经损伤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50.11±4.65) 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89±4.38) min(P<0.05)。术后第2天及第7天,试验组肿胀程度和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病理性骨折,试验组出现1例神经损伤,术后第3个月恢复,且在1年随访中未见复发患者;对照组出现3例神经损伤,患者均于术后3~6个月内恢复,2例患者复查期间发现复发。结论:应用内镜辅助下颌骨囊肿刮治,具有手术视野良好、降低损伤和减少复发等优点,能够提高手术精确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矢向引导双垫矫治器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畸形下颌骨三维生长改建的影响
    李春颖, 宋鹤, 王发文, 赵宁
    2025 (5):  540-544.  doi: 10.19439/j.sjos.2025.05.016
    摘要 ( 5 )   PDF(858KB) ( 3 )  
    目的:应用三维头影测量技术分析矢向引导双垫矫治器(sagittal-guidance Twin-block,SGTB)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畸形下颌骨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纳入43例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其中,SGTB治疗组22例,治疗周期(13.26±1.71)个月;未治疗对照组21例,观察期(12.72±0.59)个月。通过治疗前后CBCT数据进行三维头影测量,比较两组下颌骨及牙列变化。结果:治疗组双侧下颌支垂直生长量[左侧(3.16±1.63) mm,右侧(3.18±1.23) mm]显著大于对照组[左侧(1.49±1.13) mm,右侧(1.15±0.76) mm](P<0.001),而下颌体长度变化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组ANB角减少1.87°±1.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1°±0.20°(P<0.001);治疗组上切牙舌倾6.12°,下切牙唇倾2.48°,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三维测量显示下颌骨呈现向前、向下的复合生长模式。结论:SGTB可有效促进下颌支垂直向生长,改善矢状骨面型,其作用机制包含骨性改建与牙代偿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颧种植体支持式赝复体不同类型环形连接体的临床效果比较
    白浩, 武文妍, 周运, 葛学军
    2025 (5):  545-550.  doi: 10.19439/j.sjos.2025.05.017
    摘要 ( 5 )   PDF(1154KB) ( 4 )  
    目的:比较纯钛切削金属环形杆与铸造金合金研磨杆在颧种植支持赝复体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4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因肿瘤术后双侧上颌骨缺损进行颧种植体联合连接环支撑赝复体修复的患者11例,其中6例采用纯钛切削金属环形杆连接赝复体,另5例采用铸造金合金环形立体研磨杆。从赝复体脱位、赝复体磨损、连接螺丝折断、总体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评分,评价修复效果的差异。结果:与纯钛切削金属环形杆连接方式相比,金合金研磨杆连接赝复体脱位、连接螺丝折断及总分得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赝复体磨损及总体满意度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纯钛切削金属环形杆是修复双侧上颌骨缺损较为理想的颧种植支持赝复体连接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含漱液混合含漱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岳金宝, 罗玉姣
    2025 (5):  551-556.  doi: 10.19439/j.sjos.2025.05.018
    摘要 ( 6 )   PDF(918KB) ( 4 )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西帕依固龈液和氯己定含漱液混合含漱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rosive oral lichen planus,EOLP)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6月长沙市第四医院收治的EOLP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试验组使用康复新液、西帕依固龈液、氯己定含漱液混合含漱。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口面积、疼痛程度VAS评分、愈合时间及血清生物标志物(AT-Ⅲ、IgM、ZAG)与炎症因子(IL-12、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创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创口面积、VAS评分、血清生物标志物(AT-Ⅲ、IgM、ZAG)及炎症因子(IL-12、IL-17)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液、西帕依固龈液、氯己定含漱液联合使用,可有效加速EOLP患者创面愈合,减轻疼痛,抑制炎症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下颌骨巨大混合性牙瘤伴感染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侯承素, 张于涵, 王婕妤, 史敬存, 张冰清, 王磊
    2025 (5):  557-560.  doi: 10.19439/j.sjos.2025.05.019
    摘要 ( 6 )   PDF(983KB) ( 7 )  
    下颌骨巨大混合性牙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牙源性肿瘤,本文报告1例42岁男性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下颌骨巨大混合性牙瘤伴感染的临床诊疗过程进行讨论。混合性牙瘤通常生长缓慢且无明显症状,但巨大牙瘤(直径>3 cm)可能导致牙移位、颌骨膨隆甚至感染。本病例的特殊性在于牙瘤突破口腔黏膜引发局部感染,增加了临床诊治的复杂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但巨大牙瘤需警惕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及术后颌骨骨折的风险。混合性牙瘤的萌出机制可能与骨质吸收或埋伏牙的推动有关,但其确切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早期诊断和精准手术可有效预防下颌骨巨大混合性牙瘤感染及颌骨病理性骨折,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